3月23日,交通运输部新闻发言人何建中在记者会上称,今后不收费公路将占公路总里程的96%。何建中称,现在世界上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免费公路,公路的建设、养护资金不是依靠收费就是依靠收税。(新京报)
相关的背景:一方面,是全世界已建成14万公里收费公路,有10万公里在我国。并且,我国高速公路的95%、一级公路的65%都是收费公路。甚至,收费站的设置不合理,有些间距只有几公里;而另据世界银行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披露,中国的高速公路通行费是全世界最高的国家之一。高速公路成为“高价公路”。(北京晨报3月9日)
另一方面,是高速公路公司的高额利润,高速公路经营、管理人员的高工资福利。中央电视台《社会透明度》节目曾披露过,某高速公路收费人员的月薪能近万元。至于高速公路公司的利润部分,单单以上市公司“宁沪高速”的2010年年报为例,当年,该公司共实现营业总收入约人民币 6,756,244 千元,其中,实现道路通行费收入约人民币 4,999,130 千元,占总营业收入的 73.99%,共实现营业利润约人民币 3,332,055 千元,这是怎样的利润!
因此,公众对于我国公路问题的不满,其实在于两个方面:其一,收费公路太多、且收费太高;其二、公路收费正成为个别群体牟利的工具。但回到交通部这里,何发言人的简单两句话,便足以化解所有“不明真相”群众的不满,不得不让人感叹祖国文字的神奇,
从字面上解读,前一句话:“不收费公路将占公路总里程的96%”。一个“将”字,便足以将一只烧饼画得又大又圆。可“将”字代表何期,天知、地知、你知、我们不知。最经典的例子,教育部关于教育经费占GDP4%的目标,从1993年喊到现在,依旧未能兑现。“不收费的公路何时能占到公路总里程的96%”?或许今年,或许明年,或许十年……
更神奇的是,所谓收费公路与不收费公路百分比,粗看起来,96%的公路不收费,应该是绝对的主流。而4%的收费公路,绝对是支流、支支流,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乍一看,我们应该是幸福的。可仔细看呢,这个百分比的分母是什么?据统计,截至2010年底,全国公路网总里程达到398.4万公里,这其中,农村公路通车里程达到345万公里。把如此庞大的农村公路加入到总里程中做分母,这样的百分比有意义么?
再来看后一句话:“世界上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免费公路,公路的建设、养护资金不是依靠收费就是依靠收税”。既拉上“世界范围”的大旗,又客观列出公路建设、养护资金的渠道。几乎让人不得不相信,我们的公路收费是科学的、正确的,是符合国际惯例的。
可真实的情况呢?关于“世界上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免费公路”,以美国为例,目前全美有超过10万公里的高速公路,只有不到1/10的路段需要收费。那我们有一条不收费的高速公路么?至于收费或者收税的话题,我们并非二者择其一,一方面,是多如牛毛的收费站,另一方面,国务院2009年1月1日起实施成品油税费改革,通过税费改革,已经将原先征收的包括“公路养路费”、“航道养护费”、“公路运输管理费”等在内的六项收费合并到燃油税中。且慢,这还不算我们其他的税收变成国家财政收入,再通过财政支出的方式,应用到公路修建、维护上的内容呢!换句话说,在公路的建设、养护资金上,我们是既收费又收税!
绕了一个大圈子,一切还是照旧,税照收、费照收,公众的不满依旧在,这样的文字游戏,有意思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