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抢“盐”风潮,很糟糕的“危机测试”

(2011-03-17 19:52:17)
标签:

日本

庇护所

放射形

灾难

核污染

杂谈

分类: 杂谈

    几乎是在一夜之间,国内的许多地方,不管是城市,还是乡村,商店里的盐纷纷售磬。许多商家或者挂出“盐已卖光”的招牌,或者坐地起价而大发横财。可这还阻挡不住人们的疯狂,许多买不到盐的人,转而抢购海带、酱油、甚至酱菜!

    如果说,发生在日本的地震、海啸、核电危机,是对日本政府、社会、人民应对灾难、危机的特殊检验。那么,也不妨把这阵抢“盐”风潮也当成是对我们政府、社会、人民应对危机的测试。相比较于日本那边的沉着、冷静、有序。我们这边的表现,实在是太糟糕,也可以说是严重不及格。

    其实,流言并不高明。所谓的“核泄露会造成海水污染,影响盐业生产、进而影响食盐的供应”;“盐里含碘,可以对抗核污染”,根本经不起任何推敲。客观的事实是:第一、国内绝大部分的食盐都是井、矿盐,海盐只在极少部分;第二、含碘的食盐,正常食用时,其碘含量根本不足以对抗碘同位素的放射形。更何况真的核污染降临,放射形物质并非只碘同位素一种;第三、正常人过量摄入碘,肯定会造成健康危险;第四、也是最更重要的,当前发生在日本的核电危机并未造成灾难性的后果,也压根就没有影响到我们这边。

    就事论事,国人疯狂的背后,最直接的原因,是相关知识的缺乏,许多人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核辐射,也不明白如何应对核危机。只是人云亦云,便立即跟风起哄。可问题还在于,我们的政府都做什么了?我们的社会机制又是如何反应的?

    公众可以无知,但政府、社会不可以没有预防。尽管,自日本发生地震以来,国内的许多媒体都铺天盖地的报道相关信息,相关政府部门也及时地发布了一些信息。可又有多少实际的内容,能够真正传递到国内民众那里?能够让他们知道多少的与地震、海啸、核电相关的知识、常识?

    对于灾难,我们并不陌生。但迟至今日,我们又开展过多少的关于应对各种灾难知识的宣传、普及?又有多少人能够正确掌握与灾难有关的逃生技巧、自救方略?又有多少单位组织过像模像样的防灾演练工作?就像此前有广州的媒体记者提到,对照日本灾后给广大灾民提供庇护的“庇护所”,我们国内也兴建了许多这样的设施,可对于绝大多数的国人而言,又有多少人知道这些庇护所的存在,又知道该怎样撤离、又该进入哪一个庇护所?

    不仅如此,当危机爆发时,政府更应该立即行动,积极应对。可面对国内的这阵让人啼笑皆非的抢“盐”风潮,当许多民众已陷入疯狂时,我们的政府在哪里?为何没有迅速的反应。事实上,谣言从昨天便已传开,抢购风潮昨天便已上演。但直到今天,当商店里的盐都已抢光之后,才陆续看到相关部门出来辟谣。还好,大家抢的只是“盐”,如果是真的灾难,我们该错过多少的宝贵时间!

    再来看看日本那边的表现,人民网的一则消息,留守东京的记者李润泽特意就东京人的普通生活,做了个记录。“JR东京中野站。这里的情景一如往常,西装革履的上班族们疾步如飞的奔向站台。”大家各自忙着工作、生活。而在中野站旁边,记者偶遇一位正在整理垃圾的公寓管理员山中先生。面对灾难,这位64岁的山中先生还是很淡定地工作、生活。老人的几句话,很值得深思,“没有我们居民会很麻烦的!”“一周5天整理垃圾,确定它们有没有按照可燃和不燃正确分类是管理员的职责”,“只要垃圾车一直来,我就不会休息”。老人为何如此淡定,难道他不害怕余震和核辐射?除了自身关于职责、使命的理解,更重要的是下面一句话:“我相信政府的解释和媒体的报道,他们都说东京暂时没有问题的”。

    信任,不是教育出来的东西,而是在不断的实践中,累积出来的。将心比心,我们该羞愧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