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城市病,北京开始大手笔。年前的时候,针对道路拥堵而限车,即用摇号的方式,定额发放车牌来限制车辆总量。如今,为了控制城市人口规模,又准备用定额的方式,配置进京户口指标,准备限人。
中新社的消息,“北京人口规模过快增长对资源、环境造成巨大压力。今后5年,北京将调控人口规模,在严格执行准入政策的同时,配置进京户籍指标,实行户籍指标调控。”
客观地说,包括北京在内的中国许多大城市,人口总量的确是相当饱和,也是城市病高发的一个症结。可问题是,这些大城市为何如此之大?
一方面,是我们城市规划、城市发展模式的问题。即我们的城市规划起步晚,也不够科学。在城市功能区的设置,居住、办公、公共设施等的配置、建设、维护等方面,都存在问题。同时,在发展模式上,更都的是采用摊大饼的方式,一层层、一圈圈地由中心向四周辐射。一环、二环、三环、四环、五环……这样的规划和发展模式,当然会造成大城市越来越臃肿,而人流、车流、物流等日常的生活流,都会越来越拥挤。
另一方面,是我们的资源配置问题。全国范围内,东西部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社会资源的分配,严重不平衡。东部地区、城市地区,积聚了更多的包括教育、医疗,还是公共交通、社会服务等在内的生存、发展资源。至于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更是垄断了许多更顶级、更优秀的资源。社会资源配置的不平衡,当然会吸引更多的人涌向东部地区、涌向城市,特别是这些大城市。
因此,欲真正治愈城市病,不该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地限制什么。而是通过更合理、科学的城市规划,通过更公平的资源配置,以资源配置为导向,从全国范围内,统筹引导人流流向。否则的话,简单地限制什么,不仅无助于解决城市病,相反,会制造更大的不公,引发更多的社会矛盾。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