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理交通拥堵综合措施获国务院原则同意,于昨日开始征求民意。措施核心内容包括:合理调控小客车增长;必要时,重点路段高峰时段实施单双号限行;择机收取拥堵费;加强外埠进京车辆管理等。(新华网消息)
如果不出意外,该政策的实施,将意味着北京车主、或各种“潜车主”、或外来的“车主”们在北京的通行,将受到严格的管控、限制。也不只是北京,全国范围内许多地方也都在跃跃欲试。包括江苏、浙江、四川等多个地方政府也在酝酿出台“限车令”。
“限车令”的出台,究竟能否破解交通拥堵的难题,其实还只是个假想问题。即便能取得一定成效,可实施这样的政策,又会给社会带来什么其他的影响呢?
首当其冲的,或许便是我国的汽车产业。自去年产量跃居世界第一以来,汽车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发重要。更重要的,汽车工业可以带动大规模的上、下游产业,可以丰富各类服务行业。如果“限车”,对汽车行业的冲击,其后果不能忽略。
其次该说的,或许便是普通百姓的权益,甚至还可以上升到“社会公平”的问题上。曾几何时,拥有属于自己的小汽车,恐怕是亿万国人梦寐以求的东西。尽管时下社会,汽车已进寻常百姓家,但对更多的普通百姓而言,汽车还是奢侈品。如果“限车”,一则意味着拥有汽车的人出行受到限制,可能有车而不能开。另一方面,则意味着普通百姓要想实现“汽车梦”,一定要付出更多的代价!
其实,时下城市的拥堵病,的确是有汽车保有量较大的原因,但更多的问题还是出在我们的城市发展模式上,出在我们的城市规划问题上。
我们的城市发展,所追求的是“大”,人多、楼高,就是“现代化”。我们的城市规划,喜欢摊大饼,围绕着城市中心,一环、二环、三环、四环……一圈圈地摊下来,想不拥挤都困难。
如果我们能改变思路,能够平衡城乡间的公共资源配置,将更多的发展目光,更多的资源投放到乡村、小城镇,而不是痴迷于“大城市”。城市的拥堵病会沉疴如斯么?又一定要这样“限车”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