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阿飞
阿飞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1,817
  • 关注人气:91,05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名人”住“别墅保障房”的悲哀

(2010-12-07 19:35:44)
标签:

特殊阶层

人才

路有冻死骨

新华网

杭州市政府

杂谈

分类: 评论

    上个月的时候,杭州市曾发布一项房产新政策,即从今年起到2012年,杭州市将安排土地1500亩,建设人才专项用房150万平方米,有效缓解各类人才“住房难”问题,努力打造长三角地区“人才高地”。(新华网杭州11月5日专电

    对此,笔者曾发文表示质疑,在缺乏明确标准和客观公正评价体系的现实下,所谓的“人才专项用房”,不仅可能违反社会公平,更可能变相地成为“特殊阶层”谋私利的工具。

    果不其然,最新的消息,新华网12月7日的报道,所谓的“人才专项用房”,被细分成“大师级人才专项用房”、“突出贡献人才专项住房”等六大类。在风景宜人的西溪湿地、白马湖生态创意园兴建的200套,面积300平方米的景观别墅房,已经有杨澜、余华、赖声川、朱德庸等数十位文化界名流入住。至于“突出贡献人才专项住房”,也有63套房源被供应给63位在杭州的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的负责人或部门主管。

    不可否认,杭州市所认定的这些“人才”都具备了相当的成就,也可能给地方经济发展、社会繁荣做出了相当的贡献。甚至,当地政府也希望出台这样的政策,吸引更多的“人才”落户杭州、服务杭州。但问题还在于,杭州市向这些“人才”提供如此优厚的“福利”照顾,又给予了那些普通百姓多少的“福利”照顾?

    我们说,一碗水要端平,不是指给贫富阶层相同的“好处”,而是指追求一种平衡。贫穷也好,富裕也罢,不同的社会阶层、不同的个人,其对社会发展的贡献可能有大有小,但在本质上,却应该是一致的。事实上,在社会财富的初次分配上,他们已经有了很大的区别。那在民生政策上,政府所做的,应该把更多的着力点放在对弱势、贫穷群体的照顾上。是对弱势、贫穷者的雪中送炭,而不是对强势、富裕群体的锦上添花。

    如果这样的政策,最终又一次地演变成“特殊阶层”瓜分社会财富的闹剧,当然是政府的悲哀。可更悲哀的,还在于这些所谓的“人才”竟然敢忝着脸入住!竟然能心安理得地享受着诗意般的栖居——正所谓“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许多时候,我们会不平于主管者的“胡作非为”,像随意地挥霍“公家”财产,肆意地谋私利,可当这样的“好处”最终落到自己的头上时,更多的人却变成了“笑纳”!就像这些所谓的“人才”,扪心自问,你们哪一个不是富甲一方,腰缠万贯!你们会真的买不起房、没房住?没有人会嫌钱多,可君子爱财,也当取之有道。当你们“笑纳”政府送上门的“福利”,“幸福”地享受“朱门酒肉”时,可曾想到过“路有冻死骨”?你们应当清楚,杭州市政府所实施的住房保障政策尚未能有效地保障好弱势、贫困群体,还有很多的人买不起房、住不起房!

    这或许该回到我们的道德、伦理的反思上。以慈善事业为例,为什么西方社会较流行、而我们这里却举步维艰、响应者寥寥呢?这固然有我们慈善制度的缺陷,但更多的还是我们的富裕阶层不愿、或者根本想不到去帮助别人!古人曾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但我们呢!只想到自己、自己的儿子、儿子的儿子……

    一个人若道德欠缺,又没了伦理,难免会“寡廉鲜耻”起来,会什么都无所谓。倘若这些算得上“社会精英”的“人才”们也都这样,能够心安理得地“不拿白不拿”、“不占白不占”,给社会会带来什么?给普通大众又会带来什么?

    金钱至上,但为钱故,当真法律、道德、伦理……一切皆可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