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秋菊到“秋菊山庄”,“民告官”的路为何越发泥泞?
(2010-11-04 10:46:32)
标签:
小店《秋菊打官司》民告官访民行政权力杂谈 |
分类: 杂谈 |
时光荏苒,转眼到了二十一世纪的第十个年头。当年的秋菊,现在也该成了“老菊”了吧!不知道她是否幸福。但我们知道,秋菊当年所走的“民告官”之路,非但没有经了社会的发展而顺畅,相反,却愈发地曲折、甚至险恶起来!
据瞭望周刊的报道,在“秋菊”的故乡,一所因《秋菊打官司》而声名雀起的乡间小店,也就是所谓的“秋菊山庄”,非但没有成为“民告官”道路的丰碑,却成了“民告官”的耻辱柱——当地政府竟然将这样的旅店,实践成了非法拘禁“上访”人员的黑监狱。
同这些被关押的“访民”一样,尽管民众上访的理由各不相同,但除却表面的纷争,实际上,几乎都会涉及到“官”的问题。或者权益直接被“官”侵害,或者纠纷的处理因为“官”的干预而得到不公正的对待。换句话说,所谓的“上访”,更多的是广义范围内“民告官”之路不畅后的无奈救济。
从北京的安元鼎保安公司,再到如今的“秋菊山庄”。在我们看到的地方,还有更多看不到的地方,包括那些看守所、劳动教养所、精神病院,为何会成为“访民”的梦魇?而“民告官”的道路,为何泥泞如斯?
这越发泥泞的“上访”路,固然是部分主管者权势疯狂,视百姓权益为无物,但更重要的原因,还是我们的司法问题。
当法制无法形成法治,当司法不能独立于行政权力,别说制衡、监督权力,就算想要公正地保护百姓的权益,更多的也只能是空谈。更可悲的是,现有的体制下,司法几乎沦落为行政权力的附庸,百姓又能去哪里“告官”呢?
告不了、告不赢,无奈的百姓只能将希望寄托在所谓的“青天”身上,就像无数历史故事里的青天大老爷会为民作主、可以讨回公道,这也是无数访民前仆后继的重要原因。可猖狂的权力并不就此罢休,连民众这一点微渺的希望都要击碎!疯狂截访的故事便屡屡发生,“秋菊山庄”也便顺理成章地开张。
“访民”的权益再一次被伤害,但司法呢?当法治不彰、司法无力,不管是狭义的“民告官”,还是广义的“民告官”,注定都只能是百姓的凄凉、权势的狂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