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前段时间,山东阳谷、临清及安徽黄山展开“西门庆故里”之争,连小说里的虚拟人物,甚至是淫贱人物都能成为一些地方政府眼里的“名人”,成为可以赚钱、赚眼球的“香饽饽”,我就一直在想,接下来又该是哪一位“名人”泉下不得安宁,又要被人争来争去。
果不其然,根据西安晚报的报道:山西省娄烦县文物旅游局17日指出,当地文物旅游部门决定着手开发建设“花果山孙大圣故里风景区”。
尽管家喻户晓且神通广大的孙大圣,只是个虚拟的神话小说人物,但我们更加神奇的地方政府与部分专家的“组团”,照样可以让“神仙”落户凡间。也尽管此前有众所周知的江苏连云港的花果山,也曾有过福建考古专家言称挖掘过孙大圣的坟墓,甚至河南、甘肃等地也传出孙大圣的“故居”结论,但山西娄烦显然更进一步,准备得也更“充分”。
据说,“山西学者孟繁仁、李国成与中国西游记文化研究委员会会长李安纲教授等多位专家经过20多年的考察研究后认定称,孙悟空老家为山西娄烦说的依据最多、文化内涵最丰富。”其理由集中于下几点:
第一、山西娄烦明代前称楼烦,唐高祖李渊曾任楼烦郡太守,唐宋时楼烦为皇家的“御马监”,史称“楼烦骏马甲天下”,这很符合众所周知的孙大圣之工作履历。
第二、娄烦县至今存有早在《西游记》之前的明代弘治、正德年间就制成的西游记寺钟、碑石和花果山上始建于唐代猴王庙等文物实体,这说明孙大圣确有其猴。
第三、在娄烦花果山下有历史悠久的大圣堂、道人沟、潘家庄蟠桃园等西游记地名村庄,而且这里的居民大多数都姓孙,还有孙悟空原型孙大廷的口碑传说,这貌视孙大圣还有后人呐(是否搞个DNA检测)。
第四、明末清初大学者傅山曾阐述过孙行者的老家在山西娄烦的信息,清康熙县志更有“孙悟空娄烦人”的直接记载,名人都曾说过,史书都曾记录过,那孙大圣是娄烦猴无疑啦!
第五、甚至还从思想研究的高度来“对号入座”:《西游记》的思想资源来自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晶——儒、释、道三教,而娄烦自古以来三教文化很兴盛,至今还有一座始建于南北朝三教合一的寺院“三教寺”。看来娄烦的三教文化都是孙大圣成佛后教化之功呀!
有这么多理由,孙大圣好象真的是非娄烦县莫属了,也就难怪当地政府已经准备着手“孙大圣故里花果山景区”建设项目了,用7000多亩的地,在娄烦县海拔1816米的花果山山顶和山北侧的道人沟中,搞一个园区。
搞了这么多,又回到了“正题”上了。即研究研究、挖掘挖掘,在地方政府与专家的共同努力下,所有的努力,到头来还是在抢个“名人”赚大钱。
抢到“名人”,有名声,有历史,也就有了文化;搞了园区,有投资,有建设,就有GDP;建成景区,有门票,有经营,就有收入。不管是面子,还是里子,都可以化成地方官员的政绩。这也正是当下“抢个名人赚大钱”的流水线。
至于名声背后,是骂名,还是恶名;至于历史背后,是歪曲,还是杜撰;至于文化背后,是浅薄,还是荒唐;至于园区背后,是种树,还是栽花;至于投资背后,是贷款,还是空手套;至于建设背后,是腐败,还是豆腐渣;至于GDP背后,是虚拟,还是血汗;至于景区背后,是养蚊子,还是养蛇蝎;至于门票背后,是涨价,还是调价;至于经营背后,是勾结,还是放任;至于收入背后,是赢利,还是亏损……统统不重要!
孙大圣是落户娄烦了,那猪将军呢,还有沙将军、牛魔王、蜘蛛精、白骨精……又要麻烦我们的地方政府与专家学者了。
借用潮白老师博客里的论据,宋高宗也曾对秦桧有过“朴忠过人”的评价,没准哪一天,又有专家跳出来为秦某人鸣冤叫屈,跟着又有地方政府出来宣称秦氏故居,跟着搞个7000亩的园区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