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重庆千名处长换岗,不过是理想化的“折腾”

(2010-05-19 20:49:28)
标签:

处长

积弊

依赖心理

贪腐

警界

重庆

杂谈

分类: 评论

    70多个市级机关,1175名处级干部交流轮岗。去年5月以来,重庆启动了直辖以来规模最大、范围最广、涉及人员最多的干部交流,千余干部大规模地“换防”,让他们经历了怎样的角色转换?轮岗交流又为70多个机关吹来了哪些新风?(新华网5月18日报道)

    重庆打黑、唱红歌、警界大换血,几乎每一次的政策实施,都会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公众关注的理由很简单,即希望真的有什么新的政策,可以为这积弊颇多的社会现实,带来一许清新,带来一丝活力。

    但这般地“千名处长换岗”,或对口置换,或非对口置换,又究竟能带来怎样的益处呢?

    持支持态度的,无非是因为干部们在一个地方工作久了,就会形成“人情网、关系网”,也就难免有人“滥用职权、拉帮结派,甚至抱团贪腐”。如此置换,可以断网、减少腐败;也有人认为,干部们长期在一个位置上,难免有“依赖心理”,并且这种“周而复始”的工作,会产生“懈怠情绪”,并影响到实际工作。如此置换,可以促进干部们“能力、业务和工作方法的‘强制进步’作用。”

    看起来不错,但这样的置换,实际效果又会如何呢?

    网友的调侃或许可以借鉴,“好不容易喂肥了,换个位置,又要重新喂”。显然,从防治腐败的角度来说,这样的强行断网并不能达到想象中的效果,相反,可以让那些心怀不轨的干部们编织更大的“网”,搞出更大的腐败。而至于“强制进步”的说法,倘若干部们真的能怀揣一颗“为人民服务之心”,有一颗敬业爱岗之心,按照民间“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的说法,干部们停留在原来的位置上,其实是可以做出更大的贡献的。但假若没有这样的心,换再多的位置,也只是换个“混”的环境而已。

    其实,谁都知道,防治腐败问题的关键是靠制度,需要的是对权力的制约与监督。而提高干部们实际工作效率的方法是靠管理,需要的是对其工作效能的评估与激励。

    这样的话,离开这些,去谈什么、做什么,换汤不换药,到头来,也不过是一种理想化的“折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