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为何如此暴虐?

(2010-05-10 20:17:46)
标签:

血案

行凶者

屠刀

善恶

恶行

分类: 评论

    昨天新闻刚刚报道了江西吉水县发生的一起特大杀人案,犯罪嫌疑人持刀连续杀死八人。

    今天,榆林市吴堡县辛家沟镇宋家坡又发生一起恶性持刀杀人案。村民宋荣手执利器,砍伤7户9人。据了解,9名受害者全部是妇女儿童,其中最小的只有2岁。截止至记者发稿时,已有2人死亡。(星辰在线5月10日报道

    又见血案!国人究竟是怎么了?最近的一段时间,发生了太多令人发指的血案。从2009年,河北吴桥县一户周姓人家老少4口惨死在同村村民范新顺的利斧下。到2009年11月27日,北京“大兴灭门血案”,一家六口被杀。再到2009年12月20日,山西兴县奥家湾乡车家庄村发生灭门血案,一对年轻的父母、两个年幼的孩子被害……从福建南平血案,到广西合浦血案,再到江苏泰兴血案,一系列针对无辜孩子的凶杀残案……

    凶手高高举起的屠刀,一次又一次地凶残挥舞,刀刀见血,声声凄惨,不仅伤害了受害者及其家人的心,也深深刺痛了公众的心。

    不管行凶者有怎样的借口,但如此残暴、血腥地杀人夺命,都无法让人宽恕,也合该千刀万剐。可是,在惩治了凶手之后,面对这般频频举起的屠刀,我们还是忍不住要问,究竟是什么,让这些“凶手”变得如此暴虐!

    还记得当年读书的时候,教授刑法的老师,花费了整整十节课的时间,与我们探讨人性善恶问题。十节课的时间,老师也没有教给我们明确的答案,他只是通过一个又一个的案例,引导我们去思考,即关于人性的善恶究竟会不会决定一个人的未来?事实上,答案很明显,人性并无所谓善恶,至少人在初生时,是谈不上什么善恶的。真正影响一个人、或者说是改变一个人的,往往是后天的环境。包括其所处的家庭环境、所接受的教育、其性格的培养及其所处的社会环境等等。也正因为此,刑法固然要惩罚犯罪,但更重要的是还预防犯罪,惩前毖后,是为了更好地治病救人,是为了让更多的人约束自我,是为了更好地规范良善社会秩序。

    回到这些血案中来,不管这些行凶者原先是怎样的一个人,但从他们的“人之初”而言,应该并无二致。彼年少时,相信也曾有过童年、天真、烂漫,也曾有过许多美好理想。只是他们后天所经历的种种,才逐渐地改变了他们,也因为后天的种种,才驱使他们变得如此暴虐、血腥。

    换句话说,在他们从普通的人变成“屠夫”的过程中,包含了两方面的作用。其一,是他们个人的原因;其二则是社会的因素。

    个人的原因,包括他们的性格、心理承受能力、个人的道德与价值观等。事实上,人活在这个世界,虽短短数十年的光阴,跳不出三界外,也就只好生活在五行中,总是会遭遇各种困境,也会面对各种诱惑,如何处置,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抉择,也会有不同的结果。若性格变异,则遇事易失理性,易偏激,容易走极端;若心理承受能力差,面对困境,则无法承受压力,重压之下,难有恬静思虑,往往不是毁灭自我,就是报复他人;若个人道德与价值观低下,视道德、法纪、社会伦理秩序为无物,游戏风尘,玩忽人生,面对诱惑时,自然会剑走偏锋,无所不用其极。于是,这些年来,悖于伦理、违法乱纪,甚至杀人越货之行,也就屡见不鲜了。

    社会的因素,则包括了整个社会法治、道德、价值等。法治不彰,则祸乱之思蔓延、贼寇之行丛生;道德沦丧,则思无仁义、行无廉耻;价值扭曲,则颠倒是非,反复黑白。而遗憾的是,这些年来,伴随着我们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在法治、道德、价值等方面,我们却未能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现实的社会,不仅缺乏公平正义,也彻底变得功利至上,往往多以成败论人生。至于成败的背后,是否真正符合法治、道德、价值等的东西,却更多地被忽略。

    这样的社会因素,不仅容易孳生那些违法恶行,也更容易放大那些违法恶行。换句话说,这样的社会因素,一方面,更容易放纵、诱惑那些图谋不轨、欲壑难填的人,做出违法恶行;另一方面,也鲜有足够的包容与友爱,不仅无法给那些容易走极端的人足够的空间去沉淀思绪,让他们在遭遇困境时,有转圜的余地,有喘息的空挡。却更容易激发出他们的那种偏质与疯狂。

    其实,回过头去看那些行凶者,让他们走上不归路,做出残暴行的原因,往往并没有什么“血海深仇”,也没有什么“势不两立”。更多的时候,就是在一念之间,或出于个人的激愤,或出于个人的不满,心态扭曲,情绪失控,屠刀之下,害人害己,悲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