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贵阳市物价局对恶劣天气下稳定物价工作进行细化分解,各级物价部门在干旱期间将对乱收费乱涨价从严查处,蔬菜经营户或单位若有哄抬菜价行为,最少处罚10万元,最高罚款100万元。(金黔在线讯)
的确,持续到今天的西南地区的大旱灾,牵动了亿万国人的心。看着电视屏幕里、报纸及网络上,那些灾区乡亲在极度干旱的条件下,艰难地生活中,心里有很多的感动,也有很多的难过!感动的是,同胞乡亲们的那种坚韧品性,那种永不放弃的精神。难过的是,同胞乡亲们所受的困苦……
如今,贵阳市物价局出台如此的政策,显然是为了在当前大旱局面下更好地维持市场稳定,保护民众基本生活之需。但这样急吼吼地跳出来,随意地高举“行政权力”的大棒,并言称对“哄抬菜价”者,给予少则十万元、多则百万元的重罚。这样的举动,尽管有着良好的初衷,却也真的是吃相难看了!
且不论当地物价局从哪里得来的这么大权力,可以对于小小菜贩上涨个几毛钱的行为处于如此高额的罚款,单单就物价局何以会有如此的决心与勇气,就很耐人寻味。
无论如何,菜贩卖菜可以算得上是最基本、最纯粹的市场行为。在当前大旱灾的背景下,无论是蔬菜的生产、还是运输,都存在着与平常完全不同的紧缺之因素,基于这样的客观原因,蔬菜价格上涨完全算得上是市场调控之手发挥的作用。当然,这种上涨也是有限度的,即价格不能完全背离价值。换句话说,如果蔬菜价格上涨得很离谱,物价部门就该出手管理了。
不过,吊诡的是,当前社会生活中,商品价格与价值严重背离的,或者说商品价格严重超过其价值的,好象并不只是这不起眼的蔬菜。事实上,这些年来,与百姓生活同样休戚相关的房价、药价、油价等商品价格,也是一飞冲天,决尘而去。房价几年间番了几倍,药价从厂商手里到百姓手里,动辄上涨十倍、几十倍,油价是一个劲地上涨——宁愿以低价出口也不降价内销!对于这些商品的价格疯狂上涨,或者说,对于“开发商”、“药贩子”、“石油生产企业”的“哄抬物价”行为,怎么从来没见过有哪一级、哪一地的政府敢如此大动作地予以处罚呀!
贵阳身陷百年不遇之大旱灾,固然算是特殊情况,民生问题之保障当然算是非常急切。可放眼全国,放眼当下,房价、药价乃至油价,这些商品的价格,又何尝不是影响到千家万户,又何尝不是亿万百姓的切肤之痛呢?
或许,有网友调侃的话,倒是可以拿过来给大家一点想象的空间:卖菜的都是没什么关系的小老百姓,而经营房屋、药品、成品油的,都是有后台或有关系的。卖菜的,兴不起啥大的波浪,赚,政府没啥好处;赔,政府也没啥好处,这般地严厉处罚,不仅损害不到自己的实际利益,还能博个“为人民服务”的好名声!面子、里子都有了。但房子、药品、成品油等就不同了。不仅可以兴起大的波浪,政府更能从中获得高额的利益!如此,利益面前,政府挑软柿子捏,也就“理所当然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