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又下雪了,刚刚进入十一月份,北京的雪已经下了一场又一场了,不仅下雪,还冬雷震震。
天有不测风云,人也有旦夕祸福,事实无常得很啊!这般的天气反复,最容易生病,生了病,自然要去看医生,去好的医院,找好的医生,这恐怕是人之常情。可是,最近发生在北大医院的事,却让人对这样“常情”之念起了恐惧。
北大医院别的不说单单北大这个招牌,就足以让人产生足够的信任了!事实上,这也是一家三级甲等医院,也算是一流的医院。可就是这样的医院,却被暴出医院让医学院的学生直接“临床行医”,就是说原本在带教老师监督、指导下“临床实习”的学生,直接穿起了白大褂,给病人看起病来了,甚至还上了手术台,结果是,病人上去了没能再下来——死在了医院。
按说,医院不是包治百病的地方,医生也不可能手到病除,而任何手术都会有一定的风险。所以,病人死在医院,除了家属伤心之外,本没有太多可指责的地方。但假若病人跑到医院,接受的手术却是没有医师执业资格的学生“临床实习”的“作品”,而且事发后,医院不主动检讨、承担过错,却去修改病历,掩饰过错,这真的叫人情以何堪?
而更有甚者,作为全国医疗卫生事业的最高主管单位,卫生部对此问题的表态不是去检讨北大医院的过错,不是去要求彻查整件事情的真相,却对着记者的质疑,当场打起了太极,还“语重心长”地要公众理解“临床实习”!
真是咄咄怪事,明明自己做错事了,却还要怪别人不理解!
临床实习与临床行医是两个概念!作为卫生部的发言人,应该很清楚这两个词的区别!医学院的学生在医院实习,当然可以,但实习与行医,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即便按照该发言人所引用的卫生部和教育部联合印发的《医学教育临床实践管理暂行规定》的规定,其也强调了医学生的临床实习要在“临床带教教师的监督指导下”,可是,发生在北大医院的事件中,医学生做这些“实习”的时候,有临床带教教师在监督与指导么?
让公众理解,理解是什么,理解是将心比心,是用你的真心换别人的真心。事实上,公众并不反对医学生参与实习,相反,为了让这些未来的“医生”能更好、更全面地掌握医疗技术,公众也希望他们能多参与实习,认真实习,好好实习,多积累临床经验,多发现自己学习中的不足,从而更好地学习。如果医学院、医院、医学生能严格遵守相关法规,能够坚持医生的品德,能够认真“实习”,公众自然会理解,但假若以“临床实习”为幌子,做一些不是“实习”的工作,甚至“临床行医”,那又怎么叫人去理解呢?
别怪公众不理解,卫生部的官员们,你们敢让你们的家人在生病的时候,送到医院让医学生如此“临床实习”么。
出现问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承认问题,回避问题,甚至是暗藏“祸心”。如此,“问题”得不到解决,会越积越多,影响也会越来越大,到那时,恐怕受伤害的就不只是我们,也要包括你们自己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