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常熟印象

(2008-04-24 15:31:38)
分类: 随笔
    这已经是第三次去常熟了,之前的两次,都是因为去看望一位老同学,这第三次的造访,也概莫能外了。应了老同学的邀请,在一个细雨纷纷的冬日,顶着瑟瑟的寒风,坐了两个小时的车子,再一次地去到了常熟。
    还是那片土地,尽管已去过两次,但都来去匆匆,看得并不真切。对我而言,常熟依然是一个陌生的城市。可常熟的声名,早就在外了。虽为一介县城,却也顶着一身的荣誉和光环,让多少人为之侧目、流连忘返。究竟它有着怎样的魅力?此番在这百无聊赖的冬日里,在郁郁的心境里,我倒可以拿出充裕的时间,多看一眼这个城市。
    其实,对于这个城市的热闹,不必我多说。而城市的富庶,更不用我赘言,现今的沿海地区,有了太多繁华富庶的城市。甚至常熟的美丽景致,如虞山、尚湖,常熟的著名红色旅游景点,如沙家浜,也都有了太多人的描述,太多的镜头的着墨。
    汽车驶进常熟的时候,已经是傍晚时分,华灯初上,微澜的夜,妖娆的霓虹,还有行色匆匆的归去人群,一种真实的生活感觉油然而生。下了车子,同学发来短信,让我径直乘坐公共汽车,他在家门口迎接。出车站门,车水马龙,人声鼎沸,我已无法辨明方向。只得寻了一辆出租车,司机听了我报出的地址后,羞赧地笑了笑,没有说拒载,却跟我说抱歉,他要回去吃饭,无法将我顺路带过去。无奈地下车,有那么一点生气,可看着一辆又一辆满载着乘客的出租车送身边呼啸着驶过后,我竟然相信他真的是要着急回去……
    索性问了问路人,便沿着同学家房子的大致路线走了过去。
    一路走,一路闲散地看着路边。正营业着的各种商店、叫卖小商品的摊贩、夹着公文包的路人……一路走,一路穿过繁华,穿过烟花……看见了雕栏的小楼,看见了青砖的围墙,看见了有着白色栏杆小桥,听到了黝黑的小巷深处的流水声……一路走,我将灯火阑珊的城市扔在了背后,突现在面前的是一座耸立的山。不用分辨,我知道那该是虞山!山上灯火隐约可见,山下广场上跳舞的人群越聚越多……一路走,从城楼下的门洞里经过,风迎面吹来,刹那间,眼前由明亮变成昏黄,耳边由喧哗变成寂静。
    我不愿再走,正好同学的电话也打了过来。当他知道我的位置后,生气地笑了起来,说我好傻、好笨……
    到了同学家的时候,同学犹自对我的一路行走笑个不停。
    同学家在常熟的近郊,应该可以归为乡下的地方。只是眼睛了看不到稻田。天明的时候,我从他们家走到后面的大路上,又从大路上走回他们的家,始终没有看见任何的庄稼。一排排整齐的楼房,一条条笔直的街巷,偶尔有空着的地方,都被种上了浓密的香樟树——即便冬天,也是一眼的无边绿色。立在同学家的楼上,眼前是一处宽阔的湖面,连着一条看不见尽头的河水。
    “会有水葫芦么?”我问。
    “当然会有,过了夏天,一阵暴雨后,时常会看见的”。
    “那会臭么?”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我不由得笑了起来。接下来两天的盘桓,去看了虞山,又去了沙家浜,还去了方塔街,品尝了常熟的美味,更是抱着黄酒喝得一塌糊涂……
    时间匆匆,终于要离常熟而去了,上了汽车,坐在窗前,看着同学的身影渐渐模糊,突然间犹豫了起来——我这算是看过了常熟?可我却什么都没看到呀!
    是啊,可一切匆匆,我们又该留下什么呢!又需要留下什么印象呢!也许,之于常熟的印象,更多的应该是一种真实,一种流露出那种江南气息的真实。那些款款的水、曲曲的桥,还有那一抹抹涂在墙上的烟雨印记,在江南的任何地方都可以轻易看到,可将视线穿过繁华的楼宇,碌碌的人群,你还能看得如此清晰、如此真实的,并不多见。或者湮没在现代的气息中,或者沉湎在古旧的历史里,可在常熟,却看见了更多的真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