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失的师道
(2010-09-10 08:46:42)
今天是个好日子。
我觉得相比很大一部分人,我是幸福的,因为提起“教师”两个字,我心里油然而生的是阵阵的暖意,却不是他们整日口诛笔伐教师收礼、补课的人所能体会得到的。
如果我有钱,即使不补课,我也乐意把大把大把的钞票塞进我老师的口袋。谁能计算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每个月该拿多少工资?
中国人喜欢把谈学问称作论道,师者的学问,便是师道。如果把师道看做一部武林绝学,那么师道已经在如今的江湖上绝迹多时了。社会是在发展的,反映到人文社会,则体现在人们价值观是在不断变化的,但显然,现代社会对于师者的理解并没有什么大的不同,近乎于几千年前人们对师者的理解。所以每每提起师者,人们总喜欢引用韩愈的《师说》,我们都心知肚明,我们却都不愿承认,其实这是不对的。
一个人一生中会与无数的人擦肩而过或者共处一室,但仔细回忆一番,你认识的有几个,你记住的有几个,最终成为你朋友的又有几个?一个人若真正要成为你的师者,其难度绝不会亚于一个人成为你真正的爱人。反过来看,一位师者所拥有的真正的学生也不会仅仅是因为教授过知识,便有了师徒的名分。如果可以那样理解的话,那么则可谓是人人为师,人人为徒,虽不见得是件坏事,但不在我们今天所讨论的范畴。
可见,我们今天的教师,并不是师道的传承者,只是教育的服务者,像一个不能完全按照自己意愿治病的医生,仅此而已。教师不过是一种职业,一个岗位,他们有可能不认识自己学生,不知道到底把知识讲给谁听,他们的意义在于完成教授知识这一服务过程。课程怎么教,教什么并非他们来定夺,是教委、学校、考试制度所要求的。他们开班补课并非是古人开设私塾,而是满足社会对于教育消费的一种需求,是现行教育考试制度弊端的产物,你不能把它简单归罪于教师的道德品质出了问题,除非他收了钱却不讲课。
所以我们需要明白,现代教师的道德规范没有天生的理由应该高于其他的职业,在崇高性这一点上,每一个职业都是公平的。古时师徒佳话皆因为一个道理——“士为知己者死”,孙悟空为唐僧斩妖除魔绝不是因为他教了学费,领了紧箍咒那么一个高科技的学生证。
但是,这绝对不是说,现代人不能求得自己的真师,师者无法拥有自己的弟子,每当教师节里,你总是想起的,总是想去看望的,你总是想去个电话问候的人便是了。真正的师与徒,实际上是一种知己的关系,能够彼此在对方的身上看到自己追寻的东西。就好像武侠小说里,我们常常看到一代武林宗师,将自己的毕生的功力传给某人,自己力竭而尽,因为他认为这个人可以实现自己所实现不了的梦想,而这个人便也用一生去实现此刻已成为他们共有的理想,直到下一个人的出现,所谓师道,应该如此吧。
只是这师道,已不知遗失了多久。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