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想到网络会以掀起如此迅猛的“倒袁风暴”,与之相比,其成名的过程便压根儿就算不上“蹿红”或“一课成名”,好歹袁老师从“小打小闹”到“大红大紫”还是经历了差不多一年的时间。我之前写过一篇文章,叫做《历史不会因为袁腾飞而腾飞》,虽然文中表达了对袁老师诸多历史观不认同的意见,也不看好其从普通历史老师变身明星历史学者的结果,但不代表我不欣赏他。可以这么说,我打心眼儿里欣赏这么一个永远留着平头的小眼睛历史老师,甚至觉得其他的历史老师都该向他看齐,因为这至少比课上催眠或是课上跳艳舞要强得的太多。
结果,该来的还是来了,只是来的有些出人意料,从“抄袭门”到“28大历史硬伤”,再到“学术流氓”,能泼的脏水几乎都被泼到了他的身上,学术争鸣也已经演变成了人身攻击,可问题是,真的有这个必要么?放着那么多对历史故意歪曲的电影电视剧不管,却对于一个大体上讲述的仍然是正史的历史老师赶尽杀绝?如果是抄袭,那么该起诉的起诉,我们等着法庭判决;如果认为他讲的历史有问题,那就撰文质疑反驳他;如果眼红他,那倒是可以像现在这样给他扣上一顶顶硕大无比的“不道德的帽子”。我有时在想,如果黄仁宇先生还活着,会不会动辄就用“流氓”二字称呼当年明月?
这年头,容得下一个郭敬明,也容得下一个曾轶可,却容不下一个袁腾飞。为什么?因为历史看上去最高尚,实际上却最低贱,人们追捧历史明星,不是喜欢历史,而是要用历史来装点自己的门面,简单地说,不是为了历史好看,而是为了自己好看。然而,当人们一旦发现那些历史明星靠着看过几本古书就能大把大把地赚钱,大口大口地赚吆喝的时候,自然不能“坐视不理”,心平气和地讨论学术问题没有力度,直接泼脏水、扣帽子才过瘾。
总之,袁腾飞这一次在精神上受到的刑戮神交了几百年前同姓先人袁崇焕在身体上的折磨。我觉得,袁腾飞无非就是上了电视,出了书的普通历史教师,我们该用一颗平常心去看待,有事儿说事儿,莫把腾飞作崇焕。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