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某物业红丰家园管理处:
李云舟者,蜀中高隐,川北野儒也!浪迹江南,栖滞湖州。虽有经天纬地之才。而奈时遇不济,命运多舛,冯唐亦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窜梁鸿于海曲;心比天高,身为下贱!自是口吐珠玑,腹罗锦绣,虽无徐儒来下陈蕃之榻,却有文光可射斗牛之虚也!文采风流已临精神世界之绝顶层巅;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古今才大难为用。文章增命达,魑魅喜人过。吾如屈子之忧时伤世,离骚九歌,离风飘零!世人瞽瞽盲盲,徒留汩罗之憾也;更加深陈老杜,胸怀尧天舜日之志,指奸斥倭,与世不偕,直落得身世浮沉,屑小共怒。可堪千古一慨!
吾之品格精神,如临风之玉树,又如当空之明月浩然,怎堪与俗流共舞哉!可叹屈身于湖州某某物业,为一小小秧护员。诚如伏枥之骥,纵有千里之志,而奈缚手缚脚,无所可为,混迹于碌碌无为中矣!鉴于此,特向公司主管大人先生们引咎请辞!从此踏破樊笼飞彩凤,顿开铁锁走蛟龙。好比那万里白鸥鸥驰,驰骋于浩荡云海之间,谁复可训也!
即此以致”
就是这样一封“特别”的辞职信,让浙江湖州一家物业管理公司的重庆籍保安李云舟红遍网络。那么,这位号称“保安最牛辞职信”的作者,到底牛不牛呢?
首先,我觉得我们的社会存在一些偏见和误解,似乎认为从事保安工作的人要么是文化水平低,要么是缺乏一技之长。事实是,有的人可能因为高考落榜就干起了保安,有的人可能因为大学毕业后找不到工作就干起了保安。这或许是由于偏科造成的,或许是由于专业选择失误造成的,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从事了保安工作就变得没有文化,就像写出了千古名篇《枫桥夜泊》的落榜考生张继,搁到现在,没准儿也会是一保安。换句话说,最牛保安之所以受到如此多的关注,并非是因为那封辞职信本身,而是“保安”这个被赋予太多偏见的职业,如果这封辞职信是一个语文教师写的,估计就不会有这么多热捧的人了,而如果这封辞职信被摆在书店里卖的话,热捧的人中难得会有掏银子的人。
其次,我看倒很多人的评论留言都对李云舟持赞赏和惋惜的态度,的确,如果李云舟是自学成才,或者当场挥就,我也会拍着巴掌大喊“牛逼”,但问题是,如果真的用欣赏“骈文”的眼光去看李云舟的辞职信,这真的是一篇上好的文言文么?实在对不起,依照我的眼光,我只能冒大不韪的说,这篇骈文写得很一般,如果没有时间和场地的限制,我高中班上的很多同学都可以鼓捣出一篇来,水平只高不低。有人说当中涉及二十多个典故如何如何难得,我要替每年参加高考的学子说一句话,只要默写填空能拿到满分的,写这么一篇辞职信不在话下,而且引用越多的典故越是好写,道理很简单,背的基本上都是有典故的名词佳句,写起来自然就得心应手。
再次,我认为这其实反映了当今我们语文教育的一种缺失,类比古人的教育,同样寒窗苦读十载,我们却很难像要求古人那样要求当今学子出口成章,落笔成文,是现代人不如古代人聪明,还是我们没有继承前人的写作天分么?说实话,面对这封辞职信,会有那么多人不会看,不懂看是一件很可惜的事情,那么多人说他怀才不遇,可有几个人说的明白他到底有什么才?能说他文言功底深厚,或是古典文章涉猎广泛么?给他个古典文学副教授当当,替他不值的人又会答应么?别动辄就批判社会的制度怎样怎样,古今中外真正做到能者尽其才的社会存在么?至少我不觉得最牛保安如何的屈才,因为比他有才的人太多了。而网络上那些热捧的人当中本身喜好古典文学的人又占了多少呢?平时喜欢读读诗词歌赋的人又占了多少呢?如果你自己都不喜好这些东西,那不成了为了叫屈而叫屈么?
最后,我想对李云舟(如果真的存在这么一个人,真的存在这么一篇文章,真的存在这么一件事的话)表达一丝敬意,不为了别的,就为了辞职辞的很有个性。但同时我希望他能保存一份坚持,并能够展示更多令人所信服的“内容”,而不单单是仅这样一篇马马虎虎的文章,我相信他会得到应有的尊重和回报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