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浅谈大学里的圈子文化(一)

(2008-12-29 17:57:02)
标签:

杂谈

分类: 社会视角

浅谈大学里的圈子文化(一)

文/高徽

 

写在前面:这篇文章只是想说一些关于圈子的东西,对事不对人。Yes,it will tell you sth about about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And at the same time ,please forget what or who you think about,for it may be everyone including yourself.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一个或者多个圈子中,圈子越多有得时候也可以说明你的身份地位也就越高,受欢迎程度也就越高。当然,如果你同时还是某个或者某几个圈子的“圈主”,那么你的地位自然也就比一般的普通圈民的身份要高,你说话的分量也就越大,越有说服力,也就意味着你或者比其他人要累也要轻松。(需要说明的这里提到“身份”、“地位”都需要加引号,我一向比较反对这些所谓的“身份”、“地位”,毕竟每个人都是平等的,都有自己生存与生活的应得的空间,行文需要,姑且先这么说吧,这就牵涉到人为什么活着等一系列话题,就此作罢,可以看看之前写的《人没有信念还能活多久》《人生的路呵,为什么越走越窄……》等)

 

仔细回想大学这3个学期的身份,的确觉得自己在某些方面体会到了很多关于圈子的一些细微的情感波动,是可谓“人间冷暖”,当然这里用这个词不好,有点悲情,实在想不到什么更好的词语了,又想到了凤凰卫视出版的书《人间冷暖》,这么表达吧。

 

和现在大一的这群师弟师妹或者其他人一样,大一的时候也是有一种冲动,活动都尽量参加,大二的时候更是想多尝试下大一没有尝试过的社团文化,一路走来,认识了很多的朋友,也感悟到很多,今天坐在这里写的可能也就是其中的一段情感流露,煽情点了,呵呵。

 

再次声明,对事不对人,如有雷同,纯属巧合,请勿对号入座。

 

首先说的是学生会、分团委,主要是说说学生会,进学生会或许是一个偶然,但是没有想过,后来一位师兄介绍进去了,并认识了一群很好的兄弟姐妹,当然也看到了很多东西。这是第一个圈子,一个由学生会组成的圈子,这个圈子里有很多自身的利益,所以几乎每个人都会为了同样的目标去奋斗,但是这层利益在某种程度上就可能带有一点“圈主”的意念为转移的味道,一般都是“圈主”下达“命令”,圈民共同奋斗,最后有的“圈主”可能会请客吃饭或者说一声“谢谢”,诸如此类,有的可能就什么感谢的话都没有甚至还要大呼小叫的训斥一番(这里本来措辞为“好”、“不好”,后来改了,毕竟人没有“好”、“不好”那么简单就可以分类),自然,在这个圈子里人情味就显得少了点,有的可能更多的是利益关系,为了名为了利益。学生会这个圈子可能在某种程度上和分团委属于一个类型,内部的应该也就可见一斑。

 

下面说说他们之间的圈子与圈子之间的排斥性,比如学生会办活动,分团委也想做,那么谁是主办,谁又是协办,众所周之,分团委属于共青团系统这个大“圈子”,而学生会可能就是一个学生的自治组织,换句话说,一个是官方的,一个是草根的,这一点有点类似与“GNGO”(government NGO)与“NGO(也可以说是“草根NGO”,grass NGO),想想如果分团委的位置在前面,作为主办的学生会是否会不乐意,那如果把学生会放在第一位,一个官方的组织与一个民间的草根在一起,官方的分团委又怎能乐意?这样也就形成了一种圈子与圈子之间的利益冲突,换句话说,双方都排斥对方,表面是一团和气,其实内心里都有一种不服对方的感情。

 

而换届的时候,作为“圈主”的头头,可能要晋级到下一更高一级的“圈子”,这其中就有双方“圈主”的调动,于是原来本圈的“圈民”可能就会因为“圈主”的晋级而要比其他人更加有发展前景,可谓“一人升天,鸡犬升天”,其中自然也就有了更大程度上的大圈内部、大圈与小圈等之间的复杂关系,加上双方的互相调动,可能还会让一个圈中的人到另一个圈中,这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减少双方之间的摩擦,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一阶段的矛盾缓和。

 

这群晋级的“圈主”如果继续待在原来的圈子里,他离圈心也就越近,所以向心力也就越大;如果离开原来的的圈子,那么他可能以开始还会对原来的圈子有所照顾,毕竟向心力还是有的,但是时间长了,难保自己为了新的圈子的利益去与原来的圈子竞争,这样离圈心也就越远,向心力也就越大,排外性(或者说排斥性)也就越强。

 

下面说说新闻中心,在很多人眼里,这个圈子是独立于刚刚提到的两个大圈子,其实不然,这个圈子与学生会、分团委有共性也有独立性、独特性。

 

在内部,新闻中心提倡“新闻中心我的家”,大家就像家人一样,为了共同的目标也不懈奋斗着,说不同的是在新闻中心大家更多的时候有一种自我奋斗的感觉,圈主的意志相对作用没有另外两个的圈主意志强烈(但不意味着没有),说不同的是这其中的圈民很多都是身兼数职,成为沟通的桥梁。犹如圆一样,常圈子也靠一种向心力凝聚和支撑,离圈心(圆心)越近,向心力越大;相反,离圈心越远,向心力越小。初入常圈子,沿着由远到近,由小到大的方向依次递增向心力;将退出常圈子,则刚好相反,依次递减向心力。这是几乎所有圈子的共性,新闻中心这个“圈子”自然也不例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