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hnqywh.com/admin/editor/UploadFile/2008111093518409.jpg
60后“儒商”程兴国
陈惠芳
与70后、80后相比,60后是大哥大姐。与90后相比,60后是父辈。在老龄化社会里,60后确实还是“中年一代”。但60后常常自称“老同志”。这里面,自然有调侃的成分,也更多的是社会阅历的解读。
我要说的这个60后,也有丰富的阅历。他就是大名鼎鼎的程兴国。程兴国的大名鼎鼎,体现在很多方面。比如,在大学校园里,天毛毛亮,他深入“音响效果很好”的厕所,引吭高歌,自学成才,成为“厕所歌星”。又比如,大学毕业后,发疯似地到处宣扬他的“程式诗歌”,成为“行吟诗人”。再比如,他下海经商,挂帅“东文”,走南闯北,成为“儒商”。
如果说“厕所歌星”与“行吟诗人”属于民间版本,“儒商”则是上了正版的,绝不是盗版。前不久,程兴国被授予“湖南省文化产业广告业领军人物”称号,九大“领军人物”之一。这是登了报,上了电视的。我闻之,立即打电话给程兴国:“祝贺程总,你是光荣的九分之一。让我望尘莫及呀。”程兴国怔了一下,大笑起来:“你这家伙,就喜欢开玩笑。”
我有理由跟程兴国“随便”。我们的相同点太多,似乎都有点“神经质”。一,都是60后。属虎,虎虎有生气嘛。二,大学同学,一层楼同居,一个阶梯教室上课,一个食堂吃饭。三,都是诗人。当年风风火火弄起“旋梯诗社”,油印《旋梯》诗刊,我们都是“领导”兼刻钢板、油印工。自娱自乐,不亦乐乎。三,都是“爱人”。程兴国曾经的爱人,与我的名字谐音,一男一女,竟然成为一大景观。程兴国自然对我另眼相看。四,都是文化人。程兴国经营文化产业,我经营文化专刊。名正言顺,是一条战壕里的战友。至于其他,不说。
其实,我每次遇到程兴国,总是想起洞庭湖的杨柳。这不光是他高高大大、风流倜傥的缘故。多年以前,他在诗中吟唱“洞庭湖的杨柳,倒插着也长”。这给我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洞庭湖的杨柳,具有多么坚韧的生命力!
程兴国出生在洞庭湖的一个渔民之家。他“显赫”的背景,就是那一派浩淼烟波。考大学时,家里贫寒之极,连灯油都买不起。他只好到附近的一座庙里借助长明灯读书。这样一位寒门学子,懂得上进,懂得感恩。于是,才有了那首颇有影响的代表作《男子汉寻找斗牛场》。程兴国行吟之处,必然有这首诗歌的回响。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程兴国也成了商海有名的斗牛士。他的“东文”,既是兴旺的生意场,也是轻松的“开心娱乐部”。
程兴国做事一点也不马虎。但又是一个性情中人,为人随和,甚至严重搞笑。据说,程兴国初来长沙时,拿着米袋子到粮店买米。寒风之中,好长的一线队伍,婆婆姥姥居多。这老兄突然诗兴大发,很认真地对大家说:“天气太冷了,我给大家朗诵一首诗歌,驱驱寒吧。”效果怎么样?效果很好。围观者甚众,围观的比买米的还多。不过,也不缺乏这样的窃窃私语:“怕是神经病吧?”为此,我曾反复向程兴国求证,他竟然“沉默如金”。看样子,确有其事。上个世纪80年代,是一个青春飞扬、诗歌飞扬的年代。我们的程总留下这样的“佳话”,也不足为奇。
60后程兴国,“儒商”程兴国,故事还有很多很多……
2009年11月25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