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利息税利率政策gdpcpi出乎市场意外 |
分类: 中国/美国宏观经济 |
星期五(7月20日)股市上升4%,显然市场对央行在上半年强劲的GDP和CPI报告后只加息27基点比较满意,认为政府不会原意大力打压股市。在市场收盘后出炉的,把利息税从20%降低到5%,的消息应该有点出乎市场意外。这个消息咋看对股市是个利空消息,其实不然,因为降低利息税与加息完全是两回事。
1) 对银行而言,加息后吸引存款的成本增加了,然而降低利息税不会增加吸引存款的成本。所以降低利息税不会直接影响到银行的贷款利率和起到减缓经济成长的作用。同时也不会影响到银行的利润。银行的利润反而还可能因为吸收到更多存款和经济的继续成长而增加了。所以降低利息税对银行业是利好消息。
2) 对老百姓而言,降利息税和加息是一样的,进老百姓口袋里的钱(可支配的收入)增多了。另外,因为保险公司在银行有大量存款,所以降低利息税将会增加保险公司的实际收入,决对是一个利好消息。
3) 对控制通涨和吸收货币回归银行而言,应该有些帮助,但实际效果有待观察。我觉得,在利息税降低后,普通老百性还是主要考虑对未来经济的成长速度和通胀的预期而决定是否把钱放在银行里,而不是为了多拿0.45%的利息。
加息的效果就大不一样了。因为在政府加息后,银行因为吸引存钱成本的增加,从而提高了商业贷款的利率。老百姓有理由相信经济成长将得到减缓,通胀可以得到控制,从而才愿意把钱存到银行里。
3) 对股市而言,有两点影响。一,利息税降低后,因为老百姓可支配的收入增加,经济会更好,促进公司的利润增长。二,可能会有一些人会因为利息税的降低而把钱从股市转到银行存款里,或者留住一部分本来想买股票和消费的人把钱存到银行里。但目前的CPI是4.4%,而一年存款利率是3.33%。因为大家担心通胀和对经济减缓没有信心,我估计这样做的人也不会多。
所以我感觉政府降低利息税的主要目的是控制通胀,而非控制经济成长。保险股将是主要受益者,银行股也会得益。对股市整体而言,是个利多和利空各半的消息。
不过如果中国政府调控过热经济的话,用降低利息税来减缓经济的效果与提高利率的方法没得比,差太远了。政府在19日的强劲GDP和CPI报告后,只加息27基点。在20日又出炉只对控制通胀有一定帮助,但反而帮助经济成长的降低利息税的政策。从刚颁布的这两个政策可以看出,政府显然因为担心破坏经济的稳定成长,而采用了比较保守的宏观调控政策。我感觉目前这么温和和保守的宏观调控政策将会帮助股市继续上扬。
http://www.tse60.com/Gallery2000/Pictures2000/Hello_Earth.jpg
我今天看到一篇题为<<今日股市对加息预期的反应很奇怪>>的文章报导到“央行今日公布加息27个基点,中国某证券公司首席经济学家今日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认为,近期经济数据显示,加息预期已经很明显,但是今日股市的放量大涨与常规经济规律不符。她同时说到,按照国际经验,一旦有敏感经济数据出台,股市应该最敏感地反应出来,今日股市应该下跌或者平稳,而不是放量上涨。”
我觉得这位女士没有考虑到在19日上半年强劲的GDP和CPI报告出炉后,市场对政府加息幅度的普遍预期。她所讲的常规经济规律(市场预期加息,股市就要平或跌),也讲得不够准确(或许记者没理解)。常规经济规律是,在经济成长期,因为政府要保护经济成长,对加息有所顾虑,不敢大幅度加息,这可以理解,对经济成长也没害处。在通胀期前期和中期呢,因为利息的滞后效应和政府把握不好加息的幅度(因为怕被人骂,大部份政府都宁可少加息也不愿多加息),初使加息常常压不住经济快速成长的势头。所以我们常看见在经济成长期和通胀前中期,政府一边加息,股市一边涨的情形。到通胀后期,因为通胀实在太高,政府这时才赶去大幅度加息。因为市场预期经济即将进入减缓期和衰退期,股市这时候才开始下跌。
中国政府这次在通胀中期加息都只敢加27基点,显然也有怕破坏经济稳定成长的过分顾虑。市场在20日大涨,我觉得不奇怪。我的看法是,当时市场的普遍预期是政府将会加息54基点。结果政府只加了27基点,股市于是就大涨了。
经济学家更应该学会尊重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