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塑身减肥饮食健康秧秧程秧秧 |
分类: 秧秧心得分享篇 |
我们先来复习一下简单的关于增肥、减肥的原理吧!我们体重的增减和我们对能量的摄入、输出量,以及我们新陈代谢的快慢有着直接关系。卡路里 (calorie)摄入量(我们吃的东西的所带的能量)如果小于我们消耗的卡路里能量(如运动等),那么我们就会减肥。反之则会增肥。新陈代谢的快慢会影响卡路里的消耗速度,即减肥的效果。新陈代谢的状况和我们的基因遗传有关,但是它也是可以改善的。
我们先来看一段录像。这段录像的主人公是一位来自日本的世界吃热狗比赛冠军。别看他身材瘦小,但是却被美国人誉为世界上最能吃的人。年年在美国纽约的吃热狗大赛上,他都会轻而易举地击败对手,在有限的时间内吃下最多的热狗。在下面这段录像里,这位日本选手为了赛前热身,一顿饭吃下了总共22磅(大约20斤)的面条。令人难以置信的是他可以在几个小时之内消化完这几十斤的食物,继续作战。
这么吃还能不胖?这怎么可能?我来为大家揭开谜底吧!
我们的消化系统和新陈代谢系统也是可以加以训练的。当我们将“一日三餐”变成了一日“六七餐”,我们无形之中强迫我们的消化系统更加勤奋的工作,适应我们不断进食的生活方式。当然,这样的一日多餐指的并不是每一顿都是大鱼大肉,或是嘴中手中零食不断,这里的“一日多餐”指的是把一顿大餐分成几个小餐来进行,不要让自己有饥饿感,而且时不时的吃些如苹果、香蕉、或是胡萝卜之类的健康小食。“塑型”的最大敌人就是“暴饮暴食”,因为这样会打破我们的新陈代谢系统的规律,让它的速度减慢。体内摄入的能量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消化,就会变成脂肪堆积起来。
此外,身上的肌肉会帮助我们更快,更有效地消耗卡路里。有很多科学实验已经表明当肌肉越多,那么我们的新陈代谢速度就会越快。我在一部纪录片中看到过前面提到的日本选手展示自己的肌肉,那可真是“身上没有半点肥肉,完完全全由肌肉组成”。但是从录像中我们也可以看见,当他将那22磅的面条吃光的时候,他的肚子并没有鼓起来,而是他的腹肌消失了。我们几乎可以这么说,身上的肌肉越多,我们身体消耗脂肪的效率也就越高,我们越可以在付出同样努力的同时获得更多的回报。其实无论男生女生,在手臂、腹部等地方有些肌肉的身材都是美丽的,因为它令我们联想到动感与健康。而这两者都是“美”的自然体现。
炸的最好免掉:如炸的薯条、油条之类、麻球等等都是我通常是会拒绝的。如果吃,也只是尝一小口。我很少会放开肚皮吃。
此外,不要以为只有甜食才会让人发胖。由面粉做成的米、面一类的食品同样会让人发胖。我听不少身材很棒的朋友对我讲她们有时候只吃菜,不吃饭,或是多吃菜,少吃饭。我自己没有试过,因为做不到。
喝牛奶,我只会喝脱脂的,酸奶也一样。总之自己要有意识的选低糖、低脂、低油的食品。人这种“有意识”和“无意识”的注意会对你的生活方式产生本质的影响。
首先,大家需要改变“只有有氧运动才能减肥的观念”。有氧运动指那些让你运动得气喘吁吁,心跳加快的活动,如跑步、跳操等等。其实运动的大忌是单调、乏味,因为你真的不可能坚持太久的。我的运动方式是将不同的运动结合起来,每天时间都不用太长,20分钟就好了。我的家里有许多指导性的运动DVD,有YOGA (瑜伽功),pilates(普拉提),拉丁舞,拳击操等等。每天我都会根据自己心情选择运动。有一点需要提醒大家,生活的压力也是增肥的重要原因之一。瑜伽功是一种非常有利于放松我们身心的运动,对减压很有帮助,因此会进一步帮助我们减肥塑形。瑜伽功和普拉提运动在刚开始接触的时候是一件非常痛苦的运动。一点也不享受,绝对是在受罪。但是有点耐心,过一些时候你才会开始领略它们的魅力。 此外,在我的家里,我会经常做一些哑铃运动,训练手臂和腿部的肌肉。当然,不要自己瞎做,最好买一些专业指导的DVD,跟着做。
好的生活习惯是关键,如果没有时间做运动,那么起码能爬楼的时候就不要坐电梯,看电视的时候能站起来扭一扭就扭一扭,朋友叫你打羽毛球也不要总是拒绝。总之,人不要经常处于静态。如果我在宇宙中能看到你的话,你应该是一个动来动去的点,而不是一个静止的点。但是如果你说:“没办法,我这个人就是这么懒。”那对不起了,谁也帮不了你。
首先,少食多餐。
第二,让自己身上的肌肉多一些。
第三,思想意识里要对吃的东西多根弦,什么是高热量的就要尽量避免或是少吃。
第四,让整个人动起来。
最后,我想说,人生在世,大家都挺不容易的,也许你会想,如果还不能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想不干什么就不干什么,那活着还有啥意思。这的确是一种想法。所以我说如果你想减肥塑形,那么你就是作出了一个人生选择,就得为选择付出代价。还是那句话,人生没有十全十美的事情。你就忍痛割爱,选一样吧!
http://www.yangyangcheng.com/images/angie1.jpg(图)" TITLE="秧秧分享塑身心得
http://www.yangyangcheng.com/images/angie3.jpg(图)" TITLE="秧秧分享塑身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