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秧秧
秧秧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895,885
  • 关注人气:74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是这样长大的--老爸和我的故事

(2007-06-27 00:22:12)
标签:

子女教育

父母

家教

秧秧

程秧秧

分类: 秧秧成长见闻篇
我是这样长大的--老爸和我的故事
 
记得小的时候,当我还住在商务印书馆筒子楼里的时候,每当爸爸当着一帮小朋友的面亲我的脸颊的时候,那帮小伙伴们便会围过来说,唧唧喳喳地说:“秧秧的爸爸‘吻’秧秧了”。每当那个时候,我就会反问:“难道你们的爸爸妈妈不爱你,不亲你吗?这有什么好奇怪的?” 从那时起,我就知道我的爸爸和别人的爸爸不一样。
 

中国家长对儿女的爱通常都是很含蓄的,尤其是父亲对女儿的爱。我的爸爸则不然。他从来不会因为在公众场合的缘故而收敛或是掩饰对我的爱。记得在我上小学的时候,我、爸爸和妈妈住在现在商务印书馆大楼的五楼。爸爸那时是个编辑,办公地点在三楼。每逢放学,我都会迫不及待地跑到爸爸的办公室,像小猴子一样呲溜一下窜上他的肩膀,坐在他的脖子上。爸爸呢,他也根本不理会我,若无其事照样办公。过一会儿,我在爸爸脖子上待腻了,自己就下来了。那时,大楼里的叔叔阿姨都管我叫做“一天到晚骑在程孟辉(我爸爸的名字)脖子上的小丫头”。

 

爸爸从小就鼓励我发展全部的兴趣爱好。小的时候,我喜欢画画,画了不少米老鼠、唐老鸭。爸爸就把它们贴得办公室满墙全是。在爸爸的鼓励下,我有一年送给爸爸的生日礼物是我画的一只小兔子,因为爸爸是属兔子的。我当时就想,光画不行,得写点什么。于是我就在那幅画上写下了“祝爸爸兔子尾巴长不”了。爸爸很高兴地接受了我这份精心绘制的礼物,并且骄傲地把它挂在了办公室的墙上。
 

小学一至三年级时,我是最令老师头痛的。爸爸三天两头地被班主任请去“谈话”,弄得他老脸无光。那时爸爸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赔粉笔”。我喜欢在课间时间用粉笔在黑板上画画,经多次劝说无效,于是班主任搬来了我的爸爸,告诉他说我每用一根粉笔,我们家就要赔学校一盒。我已经不记得爸爸的工资有多少是用来为学校捐献粉笔了,但是我却记得爸爸从来都是保护我画画的积极性,不愿用一些条条框框的规矩扼杀了我的天性。后来,我对画画的兴趣渐渐减弱,爸爸赔粉笔的故事也就成为历史了。

 

我从小就是个最诚实的孩子。爸爸妈妈经常教育我说“犯了错误没关系,但是一定要告诉爸爸妈妈,我们不会骂你。但是如果你犯了错误却不告诉爸爸妈妈,那么我们就会惩罚你了。”在这种教育之下,我是最愿意和爸爸妈妈说心里话的,就连有时晚上我做梦梦到和同班的一个小朋友长大后结婚了,我都会在第二天清晨醒来之后难为情地告诉爸爸妈妈,请求他们原谅我梦见“不好的东西了”。
 

小的时候,爸爸要求我每天练两个小时钢琴。小小的我,哪里经得起外面小朋友和小狗玩耍时传来的阵阵欢笑声。于是,我不假思索地将爸爸设好的闹钟往前拨了一个半小时,心想反正我也弹到了你要的那个点,没骗你,我该去玩了。爸爸回家后发现了我的小戏法,对我开始有史以来最漫长的声讨和教育。教育的结果是我似懂非懂地认识到“只练了半小时钢琴不是问题,问题的本质在于‘我对自己不负责任’。人生不应该是做给别人看的,是给自己活的”。当然,从那以后,爸爸逐渐放宽了对我弹钢琴的要求,因为他认识到每天让一个小不点坐在钢琴前,水深火热地煎熬两个小时实在不符合人性。用爸爸的话说,就是“我最不忍心做的事情的就是在女儿和小狗抱来抱去的时候把她拉开,让她按照大人的意愿去做事。那太残忍了。”

 

初入初中,我开始面临一个很大的困难。小学的时候,我没有学过英语,但我去误打误撞地进了我所在外国语学校里的英语快班。周围的同学似乎都有很好的外语底子。记得我们初一第一节课就是听一篇英国人朗诵的小文。看着周围同学“之乎者也”似地点头,我慌了。回家后,我告诉爸爸我不想待在快班里,因为我一个字也听不懂。爸爸并没有很快告诉我应该如何去做。他问我,“秧秧,你想不想和别的同学一样能听得懂磁带里讲什么?”我点头。“你想不想和英语很棒的人在一个班里学习?”我又点头。“那别人付出一份努力,你付出十分,你就可以做到。”我望着爸爸,对他说:“可是我哪有那么多时间去追赶别人呢?我每天还要花很长时间在钢琴上。”爸爸回答说:“我们一起来考虑一下接下来应该怎么做,然后再做个决定, 好不好?” 最终我们共同的决定就是我停止我六年的钢琴学习,而腾出时间专心学习外语。现在回望那段经历,我总觉得其实如果时间可以倒流,我一定会选择继续学习钢琴,因为我相信人的潜能是我无限的,我们只是需要给自己一点信心,一点压力,将自己的边边努力扩得更大些。但是,我感激爸爸,永远鼓励我规划自己的人生,让我的意志存在于每一个与我有关的决定里。
 

初三那年,我一心一意要考出外国语学校。我的梦想是进入北京最好的中学--四中。爸爸支持。后来,在学校恳切地挽留下,我决定留在本校。爸爸同样支持。高三了,要报志愿了。我的心情忐忑不安,因为我的一模考试、二模考试都不尽理想。但是,我仍然义无反顾地填了北大,因为那是我多少年来的一个梦啊!爸爸告诉我,如果进不了北大,落到个第三志愿,也没有什么大不了,“条条大陆通罗马”。幸运地是,我高考发挥不错,如愿以偿地拿到了北大录取通知书。现在,爸爸总是告诉我,报北大是我自己的决定,那是个勇敢的决定,他为我骄傲。

 

北大录取通知书来了,香港中文大学的面试邀请也随着一起来了。经过一次小的全家会议,我们共同决定“不要错过这个好机会”,“年轻人就是应该‘闯’”。后来,我就到了香港。再后来, 我又到了美国。正如爸爸在《女儿远行》中所提,“这其中没有多少父母的意志”。
 

我深知,我有一个伟大的爸爸。

 

当我告诉爸爸,我想辞去那份在公司里稳稳上班的工作,而去做些跳出框框的事情时,爸爸会告诉我,“朝九晚五的工作是人为的,你看人家埃及人,下午两点钟就下班了。”
 

我极少听到爸爸对我说“我走过的桥比你走过的路都多”,或是“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之类的话。他总是鼓励我去尝试,去下自己的结论,通过“摔跟头”来领悟人生的真谛。

 

如今,爸爸总是对我说:“秧秧,你大了。路,就在你的脚下。怎么走,全靠你一个人了。爸爸妈妈也给不了你什么有用的建议,因为我们也不了解你那边的情况。但是,爸爸妈妈一定会为了你好好保重身体,这样你在那边就不会有后顾之忧了。”他还会对我说:“秧秧,我们把你养大,目的不是要你留在我们身边,‘养儿防老’。我们希望你能够活出自己的精彩来。”
 

现在,我有了自己的网站。我告诉爸爸,我希望不断扩大网站的影响,让更多的人看到我写的文章,因为我喜欢写东西,而且相信自己写的东西对他人的影响是积极的。爸爸一如既往地鼓励我去追逐梦想。爸爸的鼓励不是虚无缥缈的。他会认真阅读我的每一篇文章,告诉我他的想法。他还会时不时地告诉我他有多为我骄傲。最近,爸爸对我说,他准备自己学着建立一个博客,不为别的,只为推广我的网站。我笑了。天底下到哪里找这样好的爸爸呢?

 

每次回家,爸爸妈妈都会为我拍很多照片,很多录像。从18岁起,我就离开了他们,独自生活。这些年,每一年我的变化都很大,以至于爸爸妈妈在看我网站的时候,觉得我都不像他们从前熟悉的女儿了。于是,每次回家,他们都会尽可能多的为我拍照,以便在我走后慢慢地回放,不至于对女儿的面孔感到生疏。
 

在我北京家里的钢琴上,爸爸摆满了各式各样的小猪、小鸡、小猴子等小毛绒玩具。他对我说,这些小动物全是为我准备的,它们就等着我回家给他们弹钢琴听呢。

 

终有一天,我也会为人母。我希望我能够像我的父母一样,对子女“不问收获,只求耕耘”,成为他们生命中最好的朋友。我希望我的子女在他们成长之后,也会对我说:“妈妈,有你在,我什么也不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