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学英语秧秧程秧秧美语英语教材 |
分类: 秧秧心得分享篇 |
这两天,我在网上搜索到一些关于如何学好英语的文章,看后的体会是“大多都讲得很笼统,不外乎是‘多听,多说,多写,多读’等等,但真正想学好这门外语的人恐怕在看过之后仍不清楚在实际操作上应该如何下手”。我希望通过本文,以自己学习英语的经历为源,为大家介绍一些比较实用并且有效的英语学习方法。
1 在高中毕业不久,刚刚升入大学的第一个月里,我即代表在香港中文大学的内地学生在记者新闻发布会上发表了一篇英文演讲,次日,在香港的主流报纸明报上便可看到这样的报道:来自北京大学的程秧秧同学,用一口流利的、令人赞叹的英语发表了演讲。
3 如果不是太长篇大论地跟这里的美国人谈天说地,很多美国人会认为我在这里已经住了很久,或是在这里长大的。他们经常告诉我他们几乎听不出来我讲英语时有口音。
谈论学习英语的方法,不可一概而论,因为每个人的情况都不同。首先,每个人的水平不同:英语学习还是有初,中,高级之分的。其次,每个人学习英语的动机不同:有些人是纯粹应付考试的,有些人则是为更好的与老外交流。再次,每个人学习英语的条件不同:不是每个人身边都有很多老外可以当免费陪练,也不是每个人都有长时间出国留学的机会。
我要分享的英语学习方法是针对那些以交流为目的,而不是为了应付考试的人的。当然,良好的语言交流能力与考试考出好成绩应该是相辅相成的,否则那将是一张失败的考卷,因为任何语言学习的目的都应该是为了交流。此外,我主要针对那些在国内,没有太多与老外交流或是出国机会的人。
学好英语的关键是什么?
第二,你必须明白学习英语绝对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但是,如果方法恰当,进步会是很快的。无论如何你需要给自己起码一两年的时间来实现说一口流利的英语的梦想。没准你现在想:“天哪!一两年!这也太长了吧!”听着,如果你现在不行动,过一两年你再回来看我这篇文章的时候,对别人讲英语好的人还是只有羡慕的份儿。
英语初学者
我的中学生活是在北京外国语学校度过的。记得初一第一天上英语课,在我们还没有任何英语基础的时候,英语老师就已经开始放一盘英语磁带让我们跟着念。我记得我们当时用的英语教材是香港小学生用的一套英国教材“Look, Listen and Learn( 看,听,学)”,课本里几乎没有什么英文字,大部分是图画。课上,老师一边讲解磁带里的每一句话的意思,一边带着我们看着教材里的图画,反复模仿磁带中英国小朋友的语音语调。我们当时的老师曾在美国待过一段时间,因此,对我们最强调的就是“语音,语调”。现在回想起来,我觉得那是最符合自然规律的教学方法。
任何孩子学习语言的过程都是一个从听说开始,向读写渐进的过程。而由“听” 到“说”的过渡则是经“模仿”而完成的。我中学的英语教学法恰恰遵循了这一规律:我们从反复听原版磁带开始,慢慢的跟着读,慢慢的领悟,一遍又一遍的模仿,直到我们讲的那几句简单英文和录音里的英国小孩说的差不离为止。我还记得,没过多久,班上就有不少同学都可以将仅会的那几句英语说得伦敦腔十足了。
之前我提到了关于英语口音的问题( 就像讲中文会有北京口音和台湾味的口音一样)。大致来讲,世界上的英文分为以下几类,它们在书写上区别不大,但是讲起话来味道可就不一样了:
美式/加拿大英语:不同于大多数英联邦国家,北美人发音的最大特点就是那个需要卷舌的“r”音。我认为北京人在发这个音的时候会有很大优势,因为北京话向来是以儿化韵著称。美国南北方口音相差也很大。我们在国内听到的美式英语主要还是美国北方人讲的英语。加拿大口音则和美国北方人的口音非常接近。
南非口音:我先前有一些同事就是南非人。如同澳洲口音,南非口音也是有自己特色的。本人并不是太熟悉,所以就不在这里妄下结论了。
介绍了这么些不同英语口音的特点,我的主要目的是想让大家对它们有所了解以便日后慢慢摸索,找出自己比较喜欢的口音,并坚持下去。现在,在中国市场上的英语有声读物大部分还是主要以美音和英音为主,(这些有声读物通常会著名那些是美式发音,那些是英式发音),初学者应该找到自己喜欢的发音,然后在今后的学习中尽量买是那种语音的录音带或是CD。市场上大部分的磁带或是CD可能将不同口音混杂在一起,如<<疯狂英语>>有声读物,如果是这种情况,我的建议是模仿你想学的那种口音,别的口音的朗诵文章则将它当作听力练习。不要着急,听多了,你就慢慢可以听出不同地方人的口音有什么不同了。
作为初学者,练胆也是一大基本功。记得小时候,爸爸会经常带我去一年一度的国际书展。我的主要目的就是在国际展台前转悠,装模做样地翻看几本我根本连封面都看不懂的英文原版书,然后大胆地问负责那个展台的老外我手里的那本书多少钱。每一次,那些老外都会笑嘻嘻地开始叽哩呱喇的说上一通,我想他们是在介绍那本书吧!我每次都是站在那里,微笑地点点头,然后说上一句“Thank you (谢谢 ) and Bye (再见)”后赶紧逃之夭夭。我知道我肯定搞得他们一头雾水。但是,就我个人而言,收获是很大的。我的胆子是越练越大,在几年后我可以听懂他们说什么时,我已经可以毫不腼腆地将自己所会的所有词汇句型炫耀给他们看了。
下次再见到老外的时候,别举步维艰了。横下心,脑子一热,脸皮厚点儿,上去就说他个天昏地暗,管他听得懂听不懂呢。别忘了,你必须勇敢地跨出这“练胆儿” 的第一步。也请牢记,你是为了什么而学习英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