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南木
南木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049
  • 关注人气:3,58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们最给力的家委会

(2011-10-29 10:04:17)
标签:

家委会

杂谈

分类: 教坛耕耘

 因为刚到富阳,许多情况都不熟悉。刘老师跟我说:可能我们连这里的人的说话方式都还没熟悉,因为我们俩都是外地人,而且又都是直肠子的人,说话都是很直接的。而这儿的人相对含蓄,很多时候,他们可能并不会直接把心中的想法跟我们明说,反而要我们去猜测。

前一个月,确实因为沟通上出现了一些脱节,很多工作滞后了。那些不了解情况的家长还说我们让孩子读了那么多东西,反而没有把教材跟着进度教。有的家长说:“我们的孩子还是要考试的,以后还是要靠大学的,现在只读这些跟考试没关系的东西,有什么用?”

总之,理念上,细节上都出现了很多误差,弄得我一整个月都在茫然无措中。刘老师每见我的沮丧情绪一出来,就说:“你千万别想到放弃呀!”就心理防线要崩塌的那几天,我们的家委会给我注入了强心剂。他们提出“无条件地支持学校和陈老师的工作!”

 这还真是一群素养深厚的好家长,他们的能量超乎我的意料。我们聚在一起开会,聊到午夜时分。事后,没多大会功夫,他们就起草了家委会的章程,令我跟刘老师叹服,充满敬意。

其实,我知道,真正把工作开展起来后并没有多大的事要麻烦到所有的家长,问题是,家长中如果出现少数不理解又不主动跟老师沟通,只是一味担忧、猜忌的话,问题就会一串串地出来啦。

刘老师说:“现在好啦,我们终于知道家长的心愿啦,下一步就是扎扎实实地把课程实施下去啦。”

真庆幸有这么一个优秀的家委会,所有的问题其实都可以迎刃而解了。这是我们的葛老师带领家委会成员拟出的章程,够得上民主法治的立宪水平啦——————

      

 

 

永兴学校一(1)班家长委员会章程

(草稿)

第一章

1、家长委员会(简称家委会)是由学校、班级、教师和家长共同倡导下产生的一种民间教育组织。

2、家委会成立的目的

1)家委会是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纽带。家委会是学校、家庭联系的桥梁,促使家长紧密地与学校、班级配合,形成家校教育合力,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家校教育环境。

2)家委会是家庭教育参与学校教育的平台。通过家委会这个平台,增强班级与家长之间、家长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多方传递信息、交流经验、协调关系,让家长资源成为学校教育和管理的新资源,共同实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

3、家委会成立的宗旨

一(1)班家委会的宗旨是提高家长在班级管理中的参与度,配合、支持、监督、促进班级的各项工作和教师教育教学工作。发挥家委会在学校和家庭、教师和家长、学生和学生之间的桥梁、纽带、平台作用,力争最大程度实现教育资源共享、教育力量整合、教育理念一致,使全班的孩子在学习、生活、个性、能力、素质等各个方面和谐健康发展,努力促进班级和学生在学校的各项教育教学竞赛和评比中取得优异成绩。

第二章 组织形式

1、家委会成员是在老师的推荐和家长自荐的基础上产生。家委会成员实行学年换届制,每一学年以老师推荐为主、家长自荐为辅产生,原则上每个孩子家长均有机会担任。

2、家委会成员条件:

1)热心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事业,了解学习并懂得一定的教育规律;

2)主要承担孩子的家庭教育,具有直接的经验与感受;

3)家长具社会代表性(职业、文化、经济、家庭结构等);

4)待人诚恳、处事客观、思想开明,有责任性、有爱心,认真负责、公正无私。

3、家委会组织架构及主要职责:

1)组织机构:本届家委会设名誉主任1名(由老师担任);主任1名、副主任2名、委员6名(均由家长担任),其余家长均为家委会成员。

2)主要职责:

名誉主任:负责指导家委会工作,出席家委会会议,陈述学校、老师、和教育专家的意见和建议。

  任:负责家委会全面工作,制定家委会工作方案,配合老师开展教学辅助活动。传达学校和老师的有关要求,组织家长参与学校和班级重要教育教学理念的实施和重要教学活动的开展。及时向学校和老师反馈有关家委会形成的意见和建议。

副主任:协助主任开展宣传策划和后勤保障具体工作,主动联系家长,及时梳理、汇总家长意见和建议,积极传达学校和老师的有关要求。

  员:落实家委会的各项具体工作。协助副主任开展活动保障、家委会资金管理、教学资源整理、家校活动宣传与组织、家长联系等工作。

4、家委会下设两个组:宣传策划组、后勤保障组。

 宣传策划组主要职责:

1)结合学校工作,设计家委会学期活动计划,并制定具体的活动目标与方案。招募家长志愿者,协助家校活动的开展,调动广大家长积极参与家校活动的积极性。

2)做好家、校教育的对外宣传,扩大班级影响力。利用QQ群、班级网站、多媒体等多种形式宣传学校教育理念,在家长中营造良好的家校教育共建氛围,保持家长思想与学校工作目标的统一,配合学校的改革、建设和发展。

3)负责家委会各类信息的收集、整理、处理,做好班级博客、家长QQ群的维护和管理等。

4)配合班级组织的活动,力所能及地提供各类有益的帮助。

5)负责家委会成员分组联系家长工作的安排,包括日常联系、活动联系。

6)负责传递和收集老师、家长反馈的各类信息、意见或建议。对班级的教育质量、教学活动等方面提出建设性意见或建议,正确做好教育教学评价,实行必要的监督。

7)经名誉主任同意,参与班级各类交流、文娱活动等。

后勤保障组主要职责:

1)负责家委会基金的管理与使用,为各类活动提供必要的物资保障。

2)配合班级教育教学活动和重大集体活动,做好有关物品的采购、管理与使用。

3)公正公开经费使用和学期收支情况。

4)共同参与宣传策划组的活动。

第三章   工作任务

1、家委会应以推进班级工作为重心,以加强家庭教育为主线。支持、参与学校、班级教育、教学工作,共同配合,齐抓共管,形成家校教育合力,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同时要围绕家庭教育这条主线,通过多种渠道大力开展家庭教育工作,推广成功经验,促进家庭教育与学校、班级教育协调一致。    

2、家委会要关心和支持班级教育、教学工作,为班级进步出谋划策。    

3、家委会要做好学校、班级和家长,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工作,积极参与班级教育、教学管理,努力营造适合教育发展和学生成长的良好氛围。家委会应做好学生家长之间的沟通,收集和整理学生家长的建议和意见,积极和班主任老师交流,加强学生的教育和管理。    

4、家委会和班主任、科任老师一起,配合学校的教学与管理要求,讨论、落实和总结合各项工作,并将相关内容对学生家长进行通报,和各位学生家长一起,帮助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平时可通过各种方法加强联系。

第四章  工作方式

1、家委会成员向全体家长公开联系方式,以及采用书面联系方式分组与家长进行日常联系、活动联系。

2、每学期举行1-2次家委会例会。

3、每学年向全班家长汇报一次工作。

第五章   

1、经家委会讨论同意后建立家委会活动基金,由家委会负责基金的筹措和财务管理工作,学年(或学期)公布收支情况。

2、基金来源

全班就读学生家长自愿捐助。

3、基金申请流程

由班委会或任课教师提出申请,家委会审核,名誉会长审批通过后执行。

4家委会活动基金使用项目主要用于具有机动性质的日常教学活动的开支。开支后,需留存相关票据或证明,以便于年度基金开支公布。

第六章   

1、家委会成员参加的活动均属义务服务,家委会基金由学生家长自愿筹集,本着公平公开、合理节约的原则使用。    

2、明确由家委会组织的公共场所活动,原则上要求家长与孩子一同参加,家长作为孩子行为和安全的监管人。   

3、家委会的活动应有计划、有规则、有组织的开展,重要活动应事先征得学校、班级的同意或认可,活动情况应及时向学校、班级反馈。    

4、其他未尽事宜由家委会协商确定。

 

                                              2011930

 

永兴小学一(1)班第一学期家长委员会

成员名单及分工情况

 

一、家长委员会成员名单(11人)

名誉主任:陈  琴(班主任)

  任:葛  岭(吕  歌妈妈)

副主任:陆水木(陆雨希爸爸)    广(周妍羽爸爸)

  员:吕静书(张语童妈妈)  章建文(章景皓爸爸)

                  (陈  立妈妈)    轶(朱  洲爸爸)

李传伟(李源宸爸爸)        (季琮珊妈妈)

赵小琴(夏海洋妈妈)

  员:一(1)班全体学生家长

二、家长委员会工作组及分工

 1、宣传策划组

组长:周  广   

组员:  岭、李传伟、吕静书、       (季琮珊妈妈)

2、后勤保障组

     组长:陆水木  

组员:章建文、朱  轶、赵小琴、      (陈  立妈妈)

三、家长委员会成员分组及联络员

1、第一组(9人):序号1-9    联络员:      

2、第二组(9人):序号10-18  联络员:      

3、第三组(9人):序号19-27  络员:      

4、第四组(9人):序号28-35   联络员:      

5、第五组(9人):序号36-45   联络员:      

四、任课教师名单及联系电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