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插队落户西果各庄不到5个月,1969年3月2日,在中苏边境爆发了珍宝岛自卫反击战。中国边防部队在严寒条件下,面对苏军的先进坦克、装甲战车,毫不畏惧,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在半个月时间内,采取灵活的战术,用鲜血和生命维护了国家的主权和尊严。作战中,人民群众积极支前,保证了反击作战的胜利。中苏关系异常紧张,似乎两国间的战争即将爆发。当时,村里将我们十个知青全部吸收加入了基干民兵。给基干民兵发了一部分步枪,但没有发子弹。基干民兵在大队的大院里操练,学习步枪的射击,但没有进行实弹射击。初春的一个晚上,村基干民兵连紧急集合,携带武器,急行军到村西几里外的大土沟附近,近百人静静地荫蔽卧倒在一个个田埂后,守候着“敌人”。民兵连长郭大叔说:“这是民兵拉练!”那个春寒料峭的夜晚给我留下了深刻的记忆,当时觉得大战好像迫在眉睫。
为了对基干民兵进行思想教育,民兵连还专程步行去村东北不远处的遵化县鲁家峪烈士洞参观。西果各庄地处丰润、玉田、遵化三县交界处,向东北方向走几里路,就进入了遵化县的山区,鲁家峪位于崇山峻岭之中,四面环山。从1938年开始,鲁家峪就已成为抗日根据地,驻有冀东军分区卫生部、兵工厂、报社和丰玉遵联合县政府等机关单位。因此,侵华日军把鲁家峪看成眼中“钉”,肉中“刺”,多次对其进行扫荡进攻。
鲁家峪东峪村的东北沟底部有一座大山叫鸡冠山。鸡冠山半山腰有几十个火石洞,其中有一个大洞原来叫狐仙洞。狐仙洞究竟有多深谁也说不清。从洞口进去约一里地段,内有大、小7个洞。大洞能容300人。小洞能容几十人。大小洞之间有窄道相连,能容一人直立或侧身通过。狐仙洞很深,且又隐蔽,平日洞内住着八路军伤病员和卫生部保卫班战士30多人。
我们参观的烈士洞就是这个狐仙洞。同行的村里人告诉我们,前些年,这个洞里还曾发现过豹子。
鲁家峪的民兵组织接待了我们,给我们介绍烈士洞的历史,并带领我们进洞参观。
1942年4月16日,侵华日军疯狂扫荡机动革命老区鲁家峪,100多名日伪军在叛徒马成金的带领下,从鲁家峪直奔鸡冠山,围困隐蔽我八路军伤病员的东峪鸡冠山狐仙洞五天五夜,并向洞内施放剧毒瓦斯,又将地雷和炸药塞入洞内进行爆炸,造成洞内30多名八路军伤病员和群众全部遇难。为了纪念这些坚贞不屈的死难烈士,当地干部群众将其改名为烈士洞,并在洞口处修建了纪念碑。
我们进洞参观,洞又深又大,有的地方必须匍匐前进才能过去,有的地方一个人侧身才能勉强通过,胖人根本过不去。在洞深处,我们看见了烈士和百姓的遗骨还在原来的位置上摆放着。这是我第一次在实验室外看见人的遗骨,而且是被日寇杀害的中国军民的忠骨!这个情景牢牢地铭记在我的心中。最近,我从玉田的一个贴吧中发现了“老鼠爱上猫”发表的烈士洞照片,与当年我看到的一样,转发在下面。
纪念碑右下方的暗黑的狭缝就是烈士洞入口。

这个洞顶的大洞是日寇用炸药炸开的,位于洞口内不远处上方。

烈士洞内。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