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杨国义老师和风筝

(2008-11-26 05:33:32)
标签:

原创

杨国义老师

风筝

情趣

健康

分类: 健康生活

学校组织我们去北京一日游时,在旅游大巴上,我和妻子与中文系75岁的退休教授杨国义老师坐在一起。我知道杨老师多年来一直坚持做风筝、放风筝,就和他聊起风筝来。

杨老师从小就喜欢放风筝。退休后,他开始执着地圆童年的梦,逐渐吸引了许多有相同兴趣的老年人。随着放风筝的老年人越来越多,他发起组织了一个老年风筝队,并亲自担任队长。这个老年风筝队每年举行一次风筝制作和放飞比赛。他还和几名队员参加山东潍坊国际风筝节,向海内外朋友展示了唐山老年人的风采。唐山市老年体协风筝队在第19届潍坊国际风筝会暨全国风筝邀请赛上,取得了团体总分第八名的好成绩,荣获一等奖。这是唐山市在全国性风筝比赛中获得的最好成绩。

聊起风筝,杨老师神采奕奕:“做风筝和放风筝学问很多,涉及力学的知识就不少。”他详细地向我们介绍了风筝制作的进展情况。

杨老师说:“退休以后,有人觉得无所事事,可我却觉得时间不够用。我感兴趣的事情中就有风筝。上午做风筝,下午放,时间安排得满满的,没有时间想什么失落的事情!”

我知道杨老师十多年前曾患重病,但因为治疗及时得当,又注意保养,疾病得到了根治。11年前,因为我的亲人患病,我曾向杨老师取经,杨老师还记得清清楚楚。我知道,杨老师疾病的痊愈,除了医治之外,还与他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有关。杨老师认为,一个人都应该有个人的兴趣,有自己的精神寄托。情有所托,就会感到生活充实、有乐趣;就会产生一种成就感、荣誉感,增加生活的情趣,增强生命的活力。这种兴趣和精神寄托不仅占领了退休后的生活空间,还能做到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将晚年生活过得充实、愉快而有情趣。这样充实、愉快而有情趣的生活对于疾病的痊愈也很起作用。

杨老师告诉我,只要天气好,他们几乎每天下午都在抗震纪念碑广场放风筝。

1121日下午,天气晴好,我和妻子搭乘邻居的车到纪念碑广场,碑南面的广场上空正放飞着几只风筝。在那里的花坛边,我们见到了杨老师和风筝队的朋友,杨老师还给我带来一本《风筝制作放飞诀窍》。

回家后,我打开《风筝制作放飞诀窍》,书的第一小节是“风筝名称的由来”,第一句话是:“风筝是古代中国人发明的,迄今已有2300多年的悠久历史……”

 

杨国义老师和风筝

 

    和杨国义老师交谈。

杨国义老师和风筝

 

杨国义老师和风筝

 

杨国义老师和风筝

 

杨国义老师和风筝

 

杨国义老师和风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女儿学步
后一篇:水煮豌豆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