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家谱

(2008-06-24 18:45:21)
标签:

原创

家谱

寻根

文化

分类: 感悟随笔

19938月,我回故乡山西省大同市省亲,在叔叔家看到过我们家族的家谱。今年5月,我请堂弟通过QQ将我们家族家谱的照片传来。

家谱显示,祖先名,于清朝康熙十九年(公元1680年)携带家属由祖籍山西省(guō)县(现改名为原平市)逃荒来大同,定居于╳╳村。

    原平市地处山西北中部。东临五台,西靠宁武,南与忻州、定襄毗邻,北和代县、朔州接壤。西汉以来就是山西北部的一个重要县份,也是太原通向塞外的交通枢纽。原平天然名胜、文物古迹遍布全境。现全市有古建筑、古墓葬、古遗址26处。原平还是革命老区。

    大同的情况在我的几篇博文中已有介绍,这里不再赘述。

祖先到大同三百多年来,已经传宗接代13代,成为一个大家族。我是第11代孙。仅第11代孙,就有59个。家谱中,没有将女孩列入。我的祖父这一支人丁兴旺,他有12个孙子。另有2个孙女没有列入家谱。

祖父的母亲,即我的曾祖母,是个有本事的女人,家谱虽然没有记载,但口碑流传。在我的印象中,曾祖母就像电视剧《大宅门》中的二奶奶,虽然家境不很富裕,却培养了4个能干的儿子。我的祖父是她的大儿子,是上个世纪二十年代的大学毕业生,毕业后从政。但日寇占领期间,拒绝从政,曾经营工商业。可能是深知官场的艰险,祖父不希望儿子们从政,于是,3个儿子,2个学工,1个学农。我的父亲是老大,从小被他奶奶带到北京读书,中学毕业后考入唐山交大学习,毕业后留校任教。

    家谱是中国特有的文化遗产,有悠久的历史。它以表谱形式,记载一个以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家族世系繁衍的历史。解放以后,家谱作为封建残余受到人们的唾弃,对家谱的研究也理所当然地停顿下来。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人们的思想得到解放,认识到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个宝藏,值得好好发掘。海外华人的寻根意识及对家谱文化的重视,则对祖国大陆家谱研究的开展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在中国与世界的沟通日益加强的文化背景下,中国家谱研究重新开展起来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