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时,还没有上学,爸爸就教我做纸风车。
纸风车的做法十分简单。取一张正方形的纸,大小均可,折出其两条对角线。用剪刀分别从纸的四个角沿对角线向纸的中心剪去,剪到角顶点与中心距离的65%左右即可,剪好的纸出现了八个角,如图1所示。从八个角中,每隔一个角取一个角,向上卷起,在纸的中心上方使卷起的角重叠。取一个展开的曲别针,一端弯成丁字形,另一端穿透纸的四角重叠处,再穿透纸的中心点。将穿透纸的中心点后曲别针的那一端插进一小段高梁杆的一头,纸风车就做好了,如图2所示。纸的四角重叠处四层纸之间用胶水粘上,则风车更不易损坏;曲别针也可用铁丝等代替。
风车虽然简单,但是玩起来十分有趣。如果有风,只要迎风站着,手持风车的握杆儿,使风车对着风吹来的方向,风车就会欢快的旋转起来。如果无风,就需要手持风车的握杆儿奔跑,使风车对着前进的方向,风车照样可以旋转起来。如果无风,又不想跑,则可舒展胳膊挥舞,使风车始终对着胳膊前进的方向,风车也可以转起来,但转速不会太快。
后来,在交大校园里看了电影《堂吉诃德》。电影是根据文艺复兴时期西班牙文学巨匠塞万提斯的经典名著《堂吉诃德》拍摄的。影片中有一段非常有趣的堂吉诃德大战风车的情节,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堂吉诃德是一位50来岁的穷乡绅,他沉迷于骑士小说,决心要恢复古代的骑士精神,于是便学骑士外出闯荡江湖。在郊野,他和同伴远远望见了几十架风车。堂吉诃德认为那是大得出奇的巨人,于是他托着长枪,骑马冲着一架风车,并用长枪刺进了他认为是巨人胳膊的风车翼。这时,恰好刮起一阵风,转动的风车翼把他的长枪折断,并将他连人带马甩了出去。这是我第一次看到实用的风车。后来,我又读了小说《堂吉诃德》的中译本,图3是书中的插图。古代的欧洲,常用风车车水和磨面。最有名的是荷兰的风车,荷兰被誉为“风车之国”,风车是荷兰的象征。荷兰缺乏水力等动力资源,但一年四季盛吹西风,荷兰就充分地利用了风力的优厚补偿。
2006年9月,我和妻子赴西北旅游,在新疆境内看到了大型风力发电站,如图4所示,在一望无际的原野上,高大的风车林立,那些风车将新疆丰富的风力中无偿的机械能转化为宝贵的电能。
童年玩的纸风车、古代的磨房风车、现代大型的风力发电站的风车,它们的科技含量相差悬殊,但是其转动的原理却是相同的。
图1
取一张正方形的纸,用剪刀分别从纸的四个角沿对角线向纸的中心剪去,剪到角顶点与中心距离的65%左右即可,剪好的纸出现了八个角。
图2
从八个角中,每隔一个角,向上卷起一个角,在纸的中心上方使卷起的角重叠。取一个展开的曲别针,一端弯成丁字形,另一端穿透纸的四角重叠处,再穿透纸的中心点。

图3
堂吉诃德大战风车(小说《堂吉诃德》中的插图)。

图4
2006年9月,我和妻子赴西北旅游,在新疆境内看到了大型风力发电站。在一望无际的原野上,高大的风车林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