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乐说《夺冠》的目的

(2020-11-02 21:56:27)
标签:

家教

孩子

中学

教育

夺冠

分类: 宝贝日记(12-13岁)

 

 

 

                                                            乐说《夺冠》的目的

乐说《夺冠》的目的

       2020-11-2     星期二     乐乐12岁11个月                                     图文/乐妈妈            

       入正题之前,先记录一题外话。说是题外话其实也不全是。

       某天我们走在回家的路上,乐乐突然问我,“妈妈,你说儒家与道家是不是有很大的不同?“

       ”哦,你觉得呢?”:我机警地反问他。从小,乐乐经常会这样突然给我抛来一个令我措手不及的尖锐提问,让愚钝的我一时是无论如何都答不上来的,但是没有关系,这些年当妈的经验使我修炼到我应付乐乐的提问,无论多么高深莫测,最后我都可以在他那里得到我想要的,满意的答案。

       “我认为不但不同,而且儒家入世,道家出世,是大相径庭,截然不同的。”:乐乐接着说。我知道乐乐每当问我类似的问题时,一定是他自己在心里酝酿许久的了。我总是喜欢这个爱思考,喜欢动脑筋的孩子。

     “那你觉得你自己是属于哪一家的?”:我再次一次故意问道。

       我两家都有。

     “啊?你的说法有意思,这是何解?”:乐乐的回答让我觉得意外又好奇。

       乐乐接着说:“就是在平时的学习过程,我用的是儒家,积极努力,向上进取……”

       ”哦,真好!那你又为何会用到道家?人家都说一般中国人要中年之后才懂得用道家思想来看待人生,你年纪轻轻又因什么事情用道家呢?“:我很好奇,笑着调侃乐乐。

       就是当我学习努力,考试进取之后派发成绩,我就用道家思想来应对,不管成绩好坏都用平常心对待……^_^


 

       下面说正事:前些天,我和乐乐看了电影《夺冠》。没有想到,在陪孩子的过程中,我的得益实在出乎意料。也让我深深感受到了乐乐强于我自己的理解和感悟能力。

                                (和孩子看完《夺冠》的几点小感想):

       在看电影的过程中。乐乐和我就电影的情节内容讨论了三次。(我自己给乐乐的三段话加了个概括的小标题)


                                第一次,《比比赛更重要的事》

      当电影看到一半时,进行中美比赛时,随着剧情进展,观众们,包括我自己,对输赢的纠结,患得患失,情绪时高时低,不能自拔时,乐乐却在我耳旁轻语,「妈妈,我觉的其实比赛的输赢不是最重要的,而最重要的是要一直保持体育精神。」乐乐的话如当头一捧,敲得我满头冷汗,惭愧我一直在输与赢里沉浮,乐乐早已跳出三界外,不纠结得失。

                               第二次,《要有正确的合适的判断》

       当中国队败给了郎平执教的美国队时,郎平饱受指责。乐乐又有感触,他说,“妈妈,其实那些人不应该这样骂郎平,她当美国队的教练,练好她的球员就是她应有的任务和职责。就比如一个老师原来在A学校当老师后来又转去B学校,那她的情况就与郎平一样,她当前的任务就是教好B校的学生,B校的成绩好是她的职责,但是如果B校的高考成绩比A校好,人们是不应该因这样的事去指责她的。但是为什么郎平却会受到那么多骂声,那只是某些人对事件的心态和看法不同,而社会上更多的人总喜欢跟风,起哄,看见别人怎么说,他就怎么说,而不能有正确的,合适的判断,这样他们指责人就很正常了。“以上是乐乐的原话,在我看来,他阐述得恰到好处,电影里并没就这样的事有更多的表演和表达,但是难得的是乐乐能透过现象看到事件的本质,他有自己的思考,他说出的理由和举出的例子都让人感觉无可辩驳。令我高兴的是我看到了乐乐思辨能力。

                               第三,《打球是为了什么?》

       打球是为了什么?乐乐说:“是为家人?为生活?为输赢?我觉的都不是,打球应该只为打球,就像我们在学校学习,你说学习为什么?就比如我,我觉的学习就努力把书读好,学了知识又考到好成绩,这样心里就会很开心,以后自己想做什么都没问题,仅此而已。所以我觉得不管是学习还是打球,为自己学,才是最好的。”

       我越来越意识到,我给予乐乐的这些只言片语的记录将会是他人生道路的一笔不小的财富。我也在记录中看到他不断成长的价值观,人生观。更难得的是,我感觉孩子就像一个宝藏,我总能在他的身上发掘可以学习的地方。感恩!(分享完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