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乐极爱看书,但是我在为他买书时还是非常谨慎的。他看过的大部分图书还是以借来为主。而那些买来的书基本上都是乐乐自愿一再反复阅读的书籍。比如经典的书,经久不衰的小说名著,又或是百科全书之类的可以随时翻阅的书籍。我在买书上不喜欢跟风。
五年级了,十岁的孩子基本上都可以实现自主阅读了,同学们之间的阅读风气也十足,常常是放学后,上学路上,人手一册,看样子很喜欢阅读的样子。可细看之下,不难发现乐乐的同学大多都在看校园爆笑小说,漫画,老鼠记者,福尔摩斯改编小说等等。有学习成绩非常优秀的同学妈妈成套成套的帮孩子把这些书买回家。而此类的书,非常适合孩子的年龄和心智,乐乐也会喜欢看,但因为家里没有这些书,他也只限于在学校里才能看到。他看的绝大部分书籍都是帮他精心筛选的。
今天,唯独这本书是我跟风买回来的。在买书之前,我看到网上和各大媒体对此书好评如潮,这样的书基本不会让人失望--《解忧杂货店》,好特别的书名。人生在世,谁又没有忧愁和烦恼?如果有那么一个解忧的店铺不仅卖日常有用的物质,还可以在精神让人消解忧愁。人生何处不纠结?那是怎样的店铺,如何在一次次的交会中演变成一生一世的救赎。演绎出截然不同的人生。该是多么吸引人的呀!再了解一番此书的内容,来自日本作家东野圭吾的长篇悬疑推理小说。别的先不说,光是『悬疑』二字就足以吸引乐乐的眼球。
从五岁开始,乐乐就特别喜欢看经典的漫画作品《丁丁历险记》,后来,又看了《福尔摩斯探案全集》,《大唐狄公案》,最近正在听《包公案》评书等,这些侦探破案的小说一直是乐乐最爱之一。孩子好奇心极大,乐乐的求知欲又极强,凡是遇到不明白的事件发生,总是可以引起他很多思考和探索,非得打破沙锅问明白,弄个水落石出才肯罢休。
但是,《解忧杂货店》基本可以说是成人的小说。对于如乐乐这般大的孩子来说,也许不一定合适。我也保不定乐乐就一定会喜欢看。我从不强迫孩子一定要看什么书,或是一定不能看什么书,但是,只要我觉得可以提供给孩子看的书,我就会积极的想办法,我总希望可以以一种自然的无压力的方式让孩子去接受新鲜的事物,包括看书也是。
在他看之前,我自己先看起来,说实在,这类的书,我自己并不是特别的热衷。我还是有一搭没一搭的往下看,开始倒没有多大的感觉,但我发现越往下看,你就会越深陷其中,故事中的主角们或是在爱情和梦想之间徘徊;或是为了音乐梦想离家漂泊,却现实中寸步难行;又或是面临家庭巨变,挣扎在亲情与未来的迷茫中。。。。。。小说中看似平实的文字却直指人心,在为他们的命运担忧,追求结局的过程中,读者会不自觉的把故事代入自己的身上。如果,如果那样的事发生在我身上,那么我将何去何从?实在让人纠结,更让人揪心!我把书搁在床头,有空时或睡前是看一小段。一本书并不厚,我竟断断续续看了好长一段时间,而乐乐似乎对它视而不见。。。。。。
事有凑巧,那日,我们在地铁看到一张海报,《解忧杂货店》电影即将上映!乐乐最先发现,他指着海报兴奋的叫道,就像发现了新大陆:”妈妈!你看,《解忧杂货店》!我们家里就有这本书!马上有电影可以看啦!“乐乐的突然叫喊引起了我的好奇,这本书我没见他动过,又何以他现在如此的关注了呢?!
乐乐接着说,“妈妈,那本书讲了好多个故事。其中有一个讲的是一个女孩名字很特别,叫什么月兔的,她希望自己可以参加奥运会训练,但是他的男朋友却患了癌症,她要照顾男朋友又想参加奥运会,她不知自己该怎么办,最后,他去写信去解忧杂货店寻求帮助。。。还有一个故事讲的是一个鱼店老板的儿子喜欢唱歌,但他要继承爸爸的鱼店,因为那是祖传的店。所以他很矛盾,要选择哪一样呢,最后,他却因为在孤儿院的火灾中救了人而死了。而他救的那个人的姐姐却成了歌星唱出他的歌。。。妈妈,你知道吗?原来书的开头那三个人其实是三个小偷喔!”这一大段都是乐乐的原话,这下我又奇怪了,乐乐,你什么时候看过的这本书呀?
乐乐笑答:“妈妈,你忘了,那本书不是在你的床头吗,呵呵~~我有时拿来看看。但是我没有看完。现在有电影看,我想把这本书看完,或是从头再看一遍!”
原来如此,只是有时拿来看看,乐乐竟然知道比我多,那么多个小故事串联在一起,彼此没有任何关系,可又有千丝万缕的瓜葛,有时我自己都看得云里雾里一片混乱,看过又忘了。而乐乐不同,看过了,竟然小说里的人名也记得。还能复述出来给我听。我总觉得孩子看书是一回事,能够用自己的话语讲述出来则是更为深层次的理解。
乐乐说到做到,刚好就是周末了,也就周末两天里的闲暇时光,他已经把那本我看了几个月都没有看完的《解忧杂货店》看了个精光。我清楚的记得乐乐合上书本的那句话:“妈妈,太好看了!时空大错乱,这书看到我想哭,到底是怎么回事呀?有太多的事情我需要搞明白,可是我又不能明白,怎么会这样呀?妈妈,我超级看不懂,但又超级好看!不行,妈妈,我得再看多两遍直到我看明白为止!”
乐乐又说,“妈妈,东野圭吾还有很多其他的书,你到图书馆统统借来给我看,尤其是这几部《嫌疑人X的献身》《名侦探的守则》《名侦探的诅咒》《杀人之门》《超杀人事件》《美丽的凶器》《谁杀了她》《侦探俱乐部》《我杀了他》《空中杀人现场》《从前我死去的家》《使命与魂的尽头》《魔球》《酷酷的代课老师》。。。。。“才只有两天,乐乐似乎已经是东野圭吾迷,他在看小说的同时已经迫不及待的自己上网查询了有关作者东野圭吾的各种资料,并为自己选好了书单。我没有猜错,到底是孩子,他所选的那些书单也完全是看书名来选的,只要书名和奇案侦探有关联的就可以是乐乐的追捧了。
第二天,我到图书馆一看,天!竟然是一整排的书架上全是东野圭吾的作品,真让人眼花。我按乐乐的喜好,随性的挑了两本回来,一本是《冷酷的代课老师》。另一本是《湖边凶杀案》,昨天(星期一)才借回来,今天已经看完第一本《冷酷的代课老师》。接着第二本。
这两天,乐乐恐怕都沉浸在东野圭吾作品的故事中。有时我看到他一个人坐在一旁,面无表情,一言不发,但是大大眼珠却不停的转动。很显然他正在思考着什么,我真不忍心去打搅他,我给了他发呆的时光。可是过了不久,我却忍不住要问,”乐乐,你刚刚一个人不说话在想什么呐?“
乐乐急急的回答道:“妈妈,我想我将来会写一本小说,书名我都想好了就叫《欺骗》,你帮我记下来,开头是这样的:
当晴子站在大学毕业台的那一刻,她想到,这一切都过去了,不用再想了吧。。。。。。
“哇。。。。。。哇。。。。。。“
这是一个女孩,非常健康,在一片吵嘈声之中,晴子诞生了。。。。。。”
我奉命帮乐乐即时记录了他的这个奇思妙想。乐乐又说,“妈妈,我只是想了个开头。先记下来,我会再想想怎么写下去的。”看乐乐一本正经的样子,我也顺势对他的构想赞叹了一把。背地里却想着,哇,不愧刚看过东野圭吾的书,不仅给主角起了个日本名,叫什么『晴子』,连这小说的开头的构思都有东野的影子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