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四年级暑假(2017年)总结(中)

(2017-09-06 21:52:14)
标签:

读书

暑假总结

文化

史记阅读

经典诵读

分类: 宝贝日记(9--10岁)

                                                     四年级暑假(2017年)总结(中)

 四年级暑假(2017年)总结(中)

2017-09-06                 乐乐9岁9个月                       图文/乐妈妈原创

         

       上一篇写了乐乐暑假里的一些有意义的特殊文体活动,运动,书法和娱乐等等。而关于娱乐节目其实是我有目的安排他在空闲的时间里和他一起看和听了一些影视音频和视频,但所有的视听都因应乐乐的喜好,所以他开心之余收获颇丰。

       还要感谢博友妈妈的推荐,我带乐乐和远远在暑假里还观看了央视暑期特别节目《加油向未来》,这是一档适合中小学生的大型科普知识的节目。只看了半集,乐乐就已经欲罢不能了。他说,妈妈你介绍的书总是那么好看,就连推荐的电视节目也超好看!妈妈,其实我最喜欢科学,喜欢科学实验,科学真的很好玩,也很有趣!顺带俩孩子也喜欢上了节目的两个主持人,搞笑纯真如小撒;腼腆温暖如小尼。孩子们常模仿俩主持人的搞笑场面之后,把自己笑倒在地上打滚,为他们暑假生活又增添很多的乐趣。

 

       乐乐从小读了不少的书。我的耳边常常有朋友告诫我,别总是让孩子读那么多的书,别把孩子读成书呆子,我知道,对我说这话的朋友他自己并不热衷于看书,或者说平时生活中几乎没有阅读的习惯。(以前没有,现在也没有,将来恐怕也不会有。但我希望他们也能有多看书的机会呀。)那么,他反对孩子看太多的书也就在情理之中。只能说子非鱼焉知鱼之乐。更有朋友给我的忠告,给孩子读太多的书是危险的,尽信书不如无书,言外之意是,孩子读书多有时是弊多于利!我却很想反问一下这位朋友,他自己曾经读过多少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多少书?如果没有,那么他对于乐乐读书多并不利的劝告是否是有些苍白无力呢?关于这个话题,有机会再另文探讨吧。

 

       今天想说的是,只是比别的孩子稍微读多了几本书的乐乐却告诉我,他最喜欢的是科学。我问他,你看过的书有很多类型,不只是科学呀,比如,你看得更多的是历史,哲学,地理,小说。。。。。。为什么你最喜欢的是科学?他说,历史,地理,小说等等都是他喜欢的东西,但是目前他最热爱的是科学,乐乐的话倒是非常符合他现在的年龄特点,小孩子,生活处处有科学,科学本身的神奇性和多变性本身就吸引孩子。乐乐并没有说他最喜欢他读得最多的历史,哲学,小说等等,说明他没有读成书呆子。自从看了暑假的节目后,他又拿出从幼儿园时期就一直在看的非常厚实的几大本《中国儿童百科全书》,《万物简史》,《危险大百科》,《儿童太空大百科》反复翻阅。

 

       而生活中,乐乐常常自发动手做一些信手拈来的科学小实验,他会要求我给他小半杯油,然后,把水加进那半杯油当中,看着本来在下层的油纷纷挤着往上跑,然后给我解释现象背后的科学原理。告诉我油和水因为密度的不同而会出现什么样的科学现象。我虽心疼小半杯油就这样”糟蹋“了。我却更愿意看到孩子在自己动手的实验里验证了科学的真理!

 

       我请他帮忙洗碗,他却问我要了一张白纸,倒了一杯子满满的自来水。然后用那张白纸扣在杯口,迅速反扣倒立装满水的杯子,观察到那张白纸牢牢的吸附在杯子口地下而不会往下掉,由此为我解释空气的压力以及空气水纸张之间的关系。乐乐一个小小简单的科学实验为我们的生活添了不少的乐趣。

 

        一次,我让乐乐去帮我去菜市买东西,我自己却站在菜市附近的天桥上等他,等待的时候,我看着桥下的汽车飞驰而过,同时感到桥身在轻微的波动。乐乐买完东西回到我的身边,见到他时,我说,“乐乐糟糕,好像要地震了,我感觉这桥不安全,我们快逃吧!”他用鼻子冷笑一声,愉快的说,“妈妈你很傻,地什么震呀。那是因为桥下的汽车快速经过时,空气同时快速流动,汽车把大量的空气挤压,冲向天桥的方向而引起桥面的轻微震动,这就是你感觉到好像地震一样的震动,然而,这并不用担心,不是你想象的就要地震,你放心吧,要相信科学。我无法判断乐乐的说法是否科学准确,但是我却佩服他不是人云亦云,而是运用学到的知识提出自己见地和思想。

 

       呵呵~~有些跑题了。终于,我可以写写乐同学暑假里看过的重点的几本书。在关于阅读方面,每天只要有那么一点点空闲的时光,我如果答应带乐乐去书店或是图书馆成了他最最期待的事,他常常为我能带他到书店或图书馆欢呼雀跃。每次快到书店门口时,都是用冲刺的速度跑在我的面前,一头就扎进图书馆。仿佛不是去看书,更像是要赴一场饕餮大餐。有时一呆就是好久不出来,我也顾着看自己的书,都不知他到底看了哪些书。而暑假里看的很多是图书馆借的。大多数的书是借了,看了,还了也来不及记录就不复记得。说的是我,有时我几乎连书名都不记得,但乐乐不同。很多书籍都放在他的肚子里,总在不经意间就崩出来,给我一个大惊喜。

 

       暑假里我带乐乐去看书展,买了一本简体字版的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本来是给我自己看

的,在一旁的乐乐瞄了一眼,说,”妈妈,这书我看过,是有关爱情的,盖茨比他是牛津大学毕业的,他是个大富翁。他的情妇叫做黛西。但最后,他(指盖茨比)死了,死于他杀,而不是自杀!"乐乐竟然短短几句话就把全书的内容概括了?!更令我惊诧的是,这孩子什么时候看过这书,我怎么一点印象都没有呀!他说:”妈妈,是很久很久以前你图书馆借过给我看的呀!”可我自己就一点也想不起来了。四年级暑假(2017年)总结(中) 

 

     “那么,假如你就是盖茨比,你会怎么做?”:我总是喜欢问乐乐一些无厘头的问题。而这样的问题其实有点为难孩子。四年级暑假(2017年)总结(中)

 

       乐乐却非常认真,他说:嗯,如果我是盖茨比有喜欢的人,我就会去追求,但是如果她已经不喜欢我了,或者她已经和别的人了,那我就会考虑放弃,再去找看看有没有别的我喜欢的人。我觉他不应该死。我才不会像盖茨比那样!生命是很重要的!“这比较成人的主题,但是难为他小小年纪,知道"天涯何处无芳草"!虽然还不到十岁的孩子,少年不识愁滋味。但即将踏入青春期的乐乐能抱有一颗包容放下的心,有如此的思想基础去迎接青春期的种种烦恼和困惑,何曾不是幸事,这是让我对孩子钦佩不已的所在。

 

       另外,还有几套非常优秀的少年儿童读物丰富了乐乐暑假的精神世界。同样是万分感谢博友的大力推荐而入的一套《 可怕的科学 经典数学》(全五册)。非常棒的一套来自英国的数学读物,这套书里,数学不再是沉闷简单的计算和记忆。而是活生生有趣的奇妙的小片段,小故事!然而,天下没有不爱故事的孩子。数学不好没关系,有趣的故事带领孩子从此爱上数学;不喜欢阅读也没关系,迷人的数学游戏会在潜移默化中引领孩子进入阅读之中。这是我在乐乐看过这套书之后的感想。乐乐常捧着书对我说,这些书虽然有些地方看不懂,但是这书超级好看。他是上学期末开始看的,一直延伸到暑假。他还带到学校里和同学们分享,结果,他们班级里数学最牛的那位同学每天上学就是等着乐乐的《经典数学》的到来。后来,乐乐还常常带两本去学校,他说一本自己看,一本借给同学看。课间休息时,他还在同学当中发起集体数学游戏。我常常在他的书包里发现类似数学游戏的小纸条。因为平时上学的书包很沉,我其实不太希望他带太多的书去上学。但是孩子有这份分享的心意,还是得成全他。

 

       乐乐看过的书里他极少说不好看的,而这些书首先是经过我精挑细选的,几乎是看一本迷一本。就有一本书却是破费周折,当乐乐从二年级开始看过了无数遍的《哈利波特全集1-7》时,他对我声明说,“妈妈,我是不会看《哈8》的,因为不好看!你千万不要给我看《哈8》喔!”我一向尊重乐乐的意愿,他说不看,我也从不强求。但是他的说法却给了我很大的疑惑,既然对于《哈利波特》如此的迷恋,为什么却声明绝对不会看《哈8》?实在费解!暑假里,偶然一次在图书馆看到那本《哈8》静静的躺在书架上,引得我又想起了乐乐的话。神使鬼差的,我却把它借了回家。但是不给乐乐看,我想着自己借来研究一下,试图要找到乐乐不看的原因。但是,没多久,那本书已经不知什么时候到了乐乐手中,从早上到中午,他竟只用半天的时间就看完。说,妈妈《哈8》太好看了!四年级暑假(2017年)总结(中)四年级暑假(2017年)总结(中)(后来,我又找乐乐了解了一番,他当初为什么一再强调我不要给他看哈8呢?他说,因为他知道哈8是以戏剧的形式写的,他以为那不像哈1至哈7那样是非常好看的故事小说,当时不想看的原因仅此而已,现在看过才知道原来是一样的好看。)

       除此之外,乐乐在暑假里还看完了长篇小说《饥饿游戏》(全3册),《写给孩子的地理》,《读图识中国》,《希利尔讲给孩子的艺术史》等等,篇幅关系,今天就不逐本介绍。这些书大多是网上买回来的,所以我记得书名,还有很多借的不记得书名的就不一一列出了。相对于之前,乐乐暑假里的这些课外书的数量并不是很多,因为他看书速度快,每天用在看书的时间只是很少的部分。

 

       学习仍然是暑假的重点。这么多年以来,我对乐乐的要求是:不管是不是暑假,寒假,也不管是什么节日假日,他每天的学习不能因为是假日就停止。学习是一种习惯,和吃饭睡觉一样,你也不会因为假日就暂停吃饭或是不睡觉。这是我带乐乐长期努力的结果。因为坚持,也因为有所收获。对于这样的学习方式已经是乐乐生活的一个必要的部分。当然,除了外出游玩,特别活动,或生病等等就不得不暂停。要做到这点坚持对于孩子来说,只要习惯养成了就很容易完成;但是我的坚持却一点也不容易,我常常会招来非议:放个假也不让孩子休息?放假就是要玩的,还让孩子读什么书呀?整天读书也得休息一下呀?好在我的执行力总是行之有效,有时候乐乐和我同时听到诸如此类的反对话语时,反倒是他会奋起反击,他会说,这些书是一定要读的,读书可以知道很多东西,放假了要玩也要读书呀!不读书怎么行,我可不能一天到玩只有玩而不读书,两样都有才是最好的!末了,乐乐还加一句,妈妈,你说对吗?我总是怜爱的摸摸乐乐的头,赞许他的自律与懂事。

 

       中文:经典诵读方面  乐乐复习了全本的《三十六计》;部分的《离骚》;十几篇《道德经》;还有继续《史记》的通读,并写下了近20页的阅读笔记。(文后有数张附图)

 

       英文:坚持李岑老师的英文原版书阅读 读完《牛蛙圈3》  学了《长难句》到第8句,还每天教远远读原版的《夏洛的网》。在这之前,乐乐学了《哈利波特》和《猫武士》的原版书,《夏洛的网》一直没有时间和机会学习,后来趁表弟也开始学李老师的原版书,我让乐乐直接教表弟,开始只是抱着试试的态度,二来可以减轻我自己的负担,不用花更多的时间在表弟远远身上陪他学习。没想到乐乐就一拿到书就上手,他朗读英文原音让表弟跟读,还为他中文讲读解释,更帮他查字典,认生词。每次俩人都很配合的学完我为他们安排的一天的课程量,一点也不用我操心。我暗暗惊喜乐乐对于英文原版《夏洛的网》竟是无师自通,还能当小老师,用李老师的说法就是兵教兵的方法,取得非常好的效果。有亲友抱怨说,乐乐这样每天去帮助别人,又花精力,又浪费时间,真是不值得。但是他又哪里知道,你帮助别人,表面看是损失,实际上最终得益的还是自己。乐乐在帮助表弟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极好的复习机会。孩子和孩子一起的学习更带劲也就更走心,这样得来的知识恐怕孩子这一辈子都难以忘怀。另外在这过程中,表弟的专注力有限,有时也会调皮捣蛋,或是出现什么小状况,这就可以练就乐乐的耐心以及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所有这些能说是损失吗?人们总是只看到眼前的利益,太多的计较之心有时会蒙蔽了人的双眼,迷失了方向。

 

       数学:乐乐的数学是最散养的一个科目。除了上面说的我买了《经典数学》给他看,有效的提高他对数学的兴趣。暑假里,他在数学科目上面花的时间是最少的,一次我在和他整理旧书时,发现了一套二年级时在同学妈妈的建议下买回来的速算练习本,当时买了三四册,但是乐乐一册也没有做完,那一套有大量的计算题目,本来想送去废品收集站,但一转想,我问乐乐不如趁这个暑假,把剩下的两本半做完,反正题目就是计算题,多练练也有好处。没想到乐乐竟很爽快的答应了我,暑假里,每天就做十来分钟的计算题,非常自觉,还一边做一边开心的说,妈妈这些题目对我现在来说太容易了,我很喜欢做!以前就觉得很难,哈哈,我以前怎么这么笨呀!就这样,乐乐使得我的那些仅有的几本习题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做完了再送垃圾回收站,感觉捡到一个大便宜四年级暑假(2017年)总结(中)

 

       当然,乐乐还提早完成了学校老师布置的暑假作业。一本不厚不薄的暑假作业包括了中文,英文,数学和常识几个科目,我连翻看的机会都没有他就已经做完了。他的学校作业从来都是我最省心的部分,不看也无妨。

 

       暑假里,其实也不只是暑假,一直以来,聚沙成塔的学习方法,一天里好像没学多少,但是当我回顾总结时,他的学习量还是把我自己吓了一跳。就连乐乐自己看了都是满满的成就感,如果不读,一个多月的暑假吃喝玩乐也就这样过去了,但是读了就不一样(乐乐每天的学习时间大概是早上半小时,下午一个半小时到两小时,晚上20到30分钟。),不但给孩子一个充实而有意义的暑假,更重要的是孩子带着这份自信和动力,开启新学年的旅程!

 

       好了,说了这么多,其实以上并不是乐乐的真实暑假生活,没想到一个暑假总结我可以写出这么多,本来只想写一篇,后来却成了两篇,现在看来还要写第三篇,因为关于乐乐的暑假依然没有写完。欢迎回来喔!

       附上乐乐的数张新的《史记》阅读笔记(因为是没有特别严格要求的书写,请忽略不成体统的字迹四年级暑假(2017年)总结(中)),《史记》的通读一直在进行中。。。。。。目前已经读到秦始皇一统中国了。四年级暑假(2017年)总结(中)四年级暑假(2017年)总结(中)

 

四年级暑假(2017年)总结(中)

 

四年级暑假(2017年)总结(中)


四年级暑假(2017年)总结(中)


四年级暑假(2017年)总结(中)

四年级暑假(2017年)总结(中)

四年级暑假(2017年)总结(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