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冲动是魔鬼 比较也是魔鬼

(2016-10-20 21:27:32)
标签:

杂谈

读书

教育

四年级

学校

分类: 宝宝日记(8--9岁)

                                                冲动是魔鬼比较也是魔鬼

 

冲动是魔鬼 <wbr>比较也是魔鬼

      2016-10-20                         乐乐8岁10个月15天             图文/乐妈妈原创

       一天,乐乐数学考了个75分回来,前所未有的低分,我一看分数,没详细看试卷,那天,心情本就因其他事不好了,气急了,忍不住就对他发脾气,责问他为什么考这么差?!
 同学们又考几分呀?总说不要和别人比,总说要做好自己,但是不自觉的,我又进了拿孩子与孩子比较的魔圈。

 

       平时,极少挨我不分青红皂白责问的乐乐却毫无惧色,但同样忿忿不平地回道:“妈妈,我想,你是只关心我的分数,不关心教育的人。作为家长,你不关心教育又怎么能有成就呢?你如果不懂得如何控制你的情绪,冲动就是魔鬼。你又怎么能看到事情的真相呢?!你首先要学会做情绪的主人,要冷静才能清楚我为什么会考不好,再说,四年级了。老师也说了,我们的功课题目比以前要难很多了。。。。。”乐乐的一番辩解说得我无名怒火更是噌噌噌的往上窜。你这考砸了,还振振有辞?!这小子是反了。正想再和他理论,一转念,嗯~~乐乐的话也是在理,冲动确实是魔鬼,好吧,算你会说话,等我平复了心情时再来收拾你!这是后话。

 

       考砸了确实让人沮丧失落。但是毕竟还得花时间去找原因,才能对症下药,找到解决的方法。就像乐乐说的,现在首要的问题是要冷静下来。冷静过后必有反思和反省。所以,今天先不去想这个问题,先说说最近在学校的所见所闻吧。

 

       学校里的孩子上学,放学有很多种方式,比如:坐私家车,搭公共汽车或地铁,坐校车或是步行等等。最近一次抽时间去学校当义工妈妈,又从别的妈妈口中得知,除了上述的几种,还有的同学是每天坐计程车上学的。这位妈妈有很多理由:孩子的书包太重,坐计程车可以最大限度减轻家长和孩子的负担;想让孩子多睡一会儿,保证上课有精神;早上的时间匆促,计程车快捷可以节省很多时间,保障孩子不会迟到。而他家到学校步行大约需要20分钟,搭的士也不过起步费,比起搭校车还要便宜合算。所以这位妈妈对于自己的安排相当的满意,她说这搭的士上学,一搭就是几年,也是为了孩子好。但是,她又说,她孩子不敢让老师知道自己长期搭的士上学,每天早上总是让司机在学校的不远处停车,然后下车走一小段路,假装是走路上学的。这样老师倒也没有怀疑过。有时不小心让老师撞见,就推说只是今天有事偶然搭的士,老师竟相信了。这位妈妈洋洋得意的讲述着她和孩子去上学的故事。

 

       我也想讲讲我和乐乐上学的糗事:这么多年送乐乐去上学,我最喜欢的却还是那个最古老的方式——步行。

 

       但是,相比于其他,步行却是最不容易的一种。如今的小学生那个书包不是一般的重。假设一个人背着5 ,6个橙子走路,走远了也许会觉得包里沉甸甸的好累,但是乐乐他们书包的重量通常是要比3,4倍的5,6 个橙子甚至还要重的分量。没有称过重量,有时估计也有十几二十斤吧,让一个孩子背着这么沉的书包,我想不论哪位家长都会有不忍之心。我的做法常常是再多备一个环保袋子,帮乐乐分担部分书包的重量。到了校门口再把书还给他带进学校。而乐乐常常不忘对我说,多谢妈妈帮我背书!或是妈妈对不起,要你这么辛苦!我上学了,再见妈妈!对于乐乐来说,这是一种习惯,一种我从幼儿园就开始帮他形成的习惯。我想孩子能常怀一颗感恩忏悔的心比什么都重要。他日长大,他便不会觉得自己的所得所有都是理所当然,懂得感恩的孩子便可知晓如何答谢和付出。也才能有使自己幸福并惠及他人的能力。当这种能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从孩子的日常生活中一点一滴积累而成,由量变到质变,最终习惯成自然!

 

       说回我们的步行上学,因为住处离学校很远。出了地铁站还要步行近20分钟的路程。这段路程虽也有接驳的巴士可以搭乘,很多人都不愿意走这么长的一段路而宁愿花时间去等巴士。虽有时也觉得走路很累,好想等巴士不用走路,但是每次我还是选择和乐乐一起走路。先不说走路有利于健康;我想,孩子的人生才刚开始,他们不需要急着和时间去赛跑,他们不是机器,哪怕是一草一木也是需要阳光,空气和水一日复一日的滋养才能得以长成。何况那样一个活生生的孩子。

 

       成长之路更需要慢下来的生活,要有给予孩子体验生活,感受生活周遭的时间和机会。童年的时光稍纵即逝,但是在这不过十年的光景,孩子经历过什么,有过怎么样的体验和感受,好的,不好的都将在他这一生中留下深深的烙印,从而影响孩子终生生命的质量。

 

       可是,对于很多家长来讲,孩子的这十年太漫长了,太难熬了。于是陪伴孩子几乎是一煎熬,起床快点,上学快点,做作业快点,学才艺快点,补习也快点。。。。。就连长大还是快点。。。。。为了能够快点,大人们便想方设法地想把这种煎熬速速去掉,然后,陪伴变成催促,也变成对孩子一种莫大的摧残和折磨,可悲的是家长还常常用『我都是为了孩子好』的幌子来为自己寻求庇护。然后,心安理得,甚至几乎觉得自己是孩子的大恩人。长期以往,如果他日,孩子因为童年的某些缺憾而酿成错误时,罪却不在家长,因为那些漫漫的时光长得让人早已遗忘了在孩子成长的早年里到底家长对他做过什么和他曾经经历过什么,得到过什么。没有人会去追究,那么指责的矛头只会射向何等无辜的孩子。我想如果借给家长一双能看到未来的法眼,当他们明白孩子成年后的行为和性格,不管是好是坏,都能在他的童年里找到根源。孩子今天的经历几乎是可以遥控遥远的将来。如果家长能意识到自己眼下的做作所为将会障碍孩子的成长路,我想,是没有家长不捶胸顿足的。每位家长对孩子都有着同样的深厚的爱,但是如何才能不让爱变成害?!又有多少家长能醒悟过来。

 

       上学如此,放学也亦然!我去接乐乐放学时,总能路过那些形形色色的补习班。放学的时光本是孩子最美好最轻松的好时光。但是,我却在马路上看到一群群的孩子背着沉沉的大书包,或是由佣人,老人跟着,或是家长陪着鱼贯的排着队走向这样那样的才艺的,补习的机构。而那些孩子的脸上几乎没有表情,起码没有孩子该有的兴奋的,快乐的笑容。他们从早上6,7点起床,要到晚上7,8点才能回家,有很多孩子回家后还要赶当天的功课。有同学的妈妈告诉我,她的孩子升四年级之后,常常要做作业到深夜11点或是更晚,而妈妈则有全程陪伴在侧。如此大的工作量和工作时间,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无疑是一种折磨。可是悲催的是,如此强度训练换来的是什么,难道只是一次考试的高分,一次名次的进步!

 

       有位家长很直接的问我:“你家乐乐最近那次考试考几分?” 答:“75分。”她很欣慰地说:”我家的还好,你们都只考75分,我家这次考68分,也算不错了。看来那个补习班还是有效果的,老师也说了,既然补习可以帮到孩子取得进步就不要让他停下来,要让孩子保持学习的步骤不能松懈。(老师不是家长,老师能说出这样的话,恐怕有时老师也是很无奈呀,很多孩子在家里的事情老师是看不到,也是无法控制的事)所以,我连星期六星期天也帮他报了XXXX班,孩子就是不能让他太闲,一闲下来就知道玩游戏,看电视,浪费时间。。。。。。“

 

       一天,我刚巧在路上碰见这位同学,中等个子的同学有着大大的眼睛忽闪忽闪的,很可爱,皮肤粉嫩得像BB,白里透红。惹人喜爱的一个小男孩。我看到他肩上背着大书包,手里还挽着一个布袋子(那是用来装饭盒和水杯的),在马路上悠悠的荡着,东张西望,一脸的平淡。而手里的那个布袋子却是放在地上用拖的。就这样漫无目的的往前挪步。倒不像是个刚放学的孩子的那种轻松和欢快。他的背影给人的感觉却是莫名的心痛。一个才几岁的孩子,当他知道自己要去做某事,而这件事又是他心内喜欢的,那他走起路来肯定是一蹦一跳,或是兴致冲冲的往前冲,生怕去迟了似的。孩子的这种毫无保留的天性一眼就能让人看穿。但是这才几岁的孩子走起路来却比菜市场里的老头老太还要慢吞吞和无所事事。我问他,你妈妈呢?他依然面无表情答,在家里。我又称赞他都自己上学放学了,真的很棒。他答,我妈妈说我四年级了,就应该会自己上学了,如果不会以后就会不懂得回家的啦。说时又是一脸的无奈。他对我的提问没多大兴趣,倒是一下子和乐乐凑到一块儿,不再理会我了,我只听得他望着乐乐,问,”乐乐,你就好了,又不用补习,唉,我天天要补习,星期六和星期天都是。我好忙呀。。。。。。

 

      又一天,还是遇见这位妈妈,笑容满面的打招呼,这是个爽快热情的妈妈。她说,现在可轻松多了,孩子在各种补习班里有成效。还能自己独立上学放学,她正计划每天早上去运动,空闲时去旅行。还说,她也没有太多要求,只希望孩子能从今往后保持好状态,这样她就可以安心了。面对这位家长,我又能说什么呢?除了礼貌的点头回应,我所看到的,和她所讲述的完全不是一回事,我什么也不能说。也不想说了。成长是每个孩子的必经历程,就算家长什么也不做,孩子在十八年以后一样可以长成大人,但是,那只是身体上的成长,而孩子内心的成长才是他们将来幸福的关键,但这种成长又是看不到,摸不着的,它需要家长的不仅仅是爱心,还有用心,还有耐心。每个孩子的成长都是一个个的因果历程。今天,你种的是什么样的因,他日,必将结出对应的果来。在这漫漫的因和果之间的历程,也是家长们自我修行的路程。成果如何,每人会有各自的因缘。各人当好自为之。

 

       这是没有什么主题的生活碎碎念,想不起用什么题目给文章起名,借用乐乐开头的话『冲动是魔鬼比较也是魔鬼』。谨以此文,给自己反省,有则改,无加警,和家长们共勉之。冲动是魔鬼 <wbr>比较也是魔鬼

 

 

 

 

 

                                                             感谢新浪首页推荐!!

     

                       冲动是魔鬼 <wbr>比较也是魔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