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成绩能带给孩子什么呢?

(2016-02-25 21:22:16)
标签:

育儿

8岁

读书

孩子

教育

分类: 宝宝日记(8--9岁)

                                                          成绩能带给孩子什么呢?

 

成绩能带给孩子什么呢?

           2016-02-26                          乐乐8岁2个月21天                 图文/乐妈妈      

        春节刚过,乐乐就给我们带来了莫大的惊喜。当然,说是惊喜,也是早已意料之中的事。家长会回来,便得知乐乐三年级上学期,他的学习成绩以及在学校的表现较一二年级又上升了一大截。他在全年级总分排名跃居第二,其中,中文从一年级开始就保持遥遥领先的第一名,英文第三,数学也名列前茅。这是入学以来,史无前例的好成绩。而且,这样的成绩是在保持一贯的学习方法和时间的前提下轻松取得的。怎能不欢欣鼓舞,怎能不佩服孩子的那份沉着和稳定!

 

      这个一年级初入学时看上去笨笨,很安静,不善表现的小男孩却以他自己独特的气质方式,在求学道路上,一步一个脚印,一点一滴的取得进步的同时,获得老师越来越多的肯定和赏识,而好成绩的背后,他让我看到一颗快乐愉悦的心;看到一个充实丰盈的生命。

 

      说到全年级第二名,乐乐自己也吓了一跳,他问道:啊?!妈妈,我竟然考年级第二?全年级吗?哦,我怎么这么厉害呀?!“说完就跳到一边玩儿去了。仿佛他自己都不知到自己能考多好。有如梦初醒的喜悦。我知道,他有如此反应是因为他从来就不在意拿自己和其他同学作比较。他一直都在做最真实的自己。也在不断的超越自己。

 

       也也许,应该说,是我从不在学习和考试上给他设限,不要求孩子要考多少分,拿多少名。一年级入学以来,他的学习和成绩一直都在年级的前十名甚至前五名内。在人人追求考分的大环境,我希望在最大限度上保护了孩子学习的动力和初心。在这方面,做得周全,孩子便可一如既往的轻松和快乐。

 

       但在家长方面却没那么轻松。首先要放正自己的位置,要调整好心态。还要顶得住来自四面八方的压力。今天哪个同学去找哪个名师补课了,听说效果不错;明天,要考试了,又有同学妈妈找到考试增分班,让孩子多练题目,到时考试就有底气了。三年级了,新加了作文课,又听说那个补习社的老师很有办法,能在短时间内让孩子考试时写出高分作文,只是收费也不菲;又一天,亲友们说,谁家孩儿学钢琴,学小提琴,才没多久都已经考过几几几级了。。。。。。每一次善意的提醒,还有那些学习的成果听起来是那么的诱人。那样的令人急不可待就想拎着孩子去跟风。稍一不小心,家长和孩子便会陷入那巨大无形的漩涡之中,在劳心劳力中不能自拔。如此三番,孩子也许能得到一时的好成绩,好名次。被假象迷惑的家长也能获得眼前的安慰和一时的荣耀。但长远来说,恐怕失去的也将更多更多。大环境如是,身处其中,如何才能挡得住这铺天盖地的诱惑,要有一颗怎么淡定的心才能看清迷局而独善其身呢。着实不是易事!

 

      身边的亲友在恭喜乐乐的好成绩之余又有点HOLD不住了,无不遗憾的对乐乐说:”车!第二名,输给了谁谁谁。如果不是就能拿到第一名了!真是的。还有你的XXX(哪位舅舅叔叔姨妈姑姐)小时候读书时可都是考第一的,每个学期带回家的可都是一大摞的奖状呢,比你厉害呢)“一席话,如雷贯顶,我听在耳中,痛在心中而又仿佛若有所失。贪得无厌的大人们啊,如此省心的孩子依然难逃被挑剔,甚至被否定的命运!能有什么法子呢。孩子生活在人的社会,他要接触各种各样的人,不可能只呆在真空中。所幸知子莫若母,我清楚的知道,一路走来,孩子和我付出多少的努力,也明白,成绩背后那一个个鲜活的,真实不虚的故事。但此刻,我只能求上天保佑孩子免受类似的损誉。

 

       然而,竟是我多虑了。同样面对上面的那番负面的话,我的孩子却意外的给出了一个截然不同的反击。一语惊醒梦中人,简直无懈可击。他伴着坦然自若的神态回道:”我说第二名才好呢--因为考第二名我就可以再继续进步,争取第一名。如果我考了第一名,你想想我还能往哪里进步呢?没有进步的空间了,因为没有比第一名更前面的名次了嘛。所以我觉得我考第二名是最好的了。你说是吧?所以我还会继续努力考到第一名!“听吧,高高在上的大人们是否该汗颜?这个心清如镜的孩子,他是如此完全的接受自己,看清自己,认识自己。他不仅知道自己的不足,明白自己还有进步的空间,还清楚自己努力的方向,他既不骄傲自满,也不妄自菲薄。我突然想到,很久以来,我和孩子一直在诵读经典里的那句话”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出自《论语述而第七》)许久都弄不明白它的意思。今天,在孩子面前突然就有所领悟了。不为斤斤计较,患得患失的人们,为的是心胸坦荡,神定气闲的孩子!

 

       好了,今天说完名次,下次回来,说说三年级上的各科学习和学校生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