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外青山之经典诵读两年记录

2015-05-21
乐乐7岁5个月 16天
图文/乐妈妈原创
一转眼,又是一年。记得今年年初,刚完成《孝经》的诵读,乐乐便紧接着开始了《大学》的诵读。那天读完后。乐乐很开心的对我说:“妈妈,《大学》真好读!我读得很开心。呵,读书真的很有用啊!”我不知道乐乐为什么突然会跟我说了这样一番有点空洞的话。但看他是真心喜欢的说出这些话的。孩子能在读书过程中体会到个中的乐趣,却是十分难得。
后来,我拿了他诵读的那本《大学》翻了一下,我发现,《大学》总共有十二章,那些对仗,排比的文字读起来很好玩,可以读得很有气势,一气呵成。朗读之后便有一番爽快之感,就目前的乐乐的程度来说,《大学》里几乎没有生字,所以他读来顺畅不怎么费事。而《大学》有一个特别处就是大量的引用了《诗经》里的句子。乐乐去年已经完成了《诗经》全本的诵读,所以他看到引用的《诗经》里的句子就像见了老朋友,似曾相识也就喜不自禁了。难怪他会开心的告诉我《大学》很好读。短短的一篇《大学》每个星期读约4章,不到一个月就读完了,之后再进行复习,一部可以用一生的时间来体会的经典就这样被乐乐永久的装进了肚子。刚好也差不多到了新一届『经典翘楚榜』考核的季节了。
由于在这之前,乐乐还刚读完了《孝经》,再连同去年读过的《论语》和《道德经》。我为乐乐报名参加『经典知识水平考核』,总共四部经典,加起来有十六级。 这是有史以来最轻松没有压力的考试。但这同时也是最考验家长和孩子的决心和耐心的考核。如果没有参加这种考试,我们也一样仍然坚持经典的诵读。读经典的目的不是考试,只是考试作为一种手段,让我们对过去一年来的学习可以有机会进行检验,从中看到自己的所得,看到别人的长处,同时也看出自己的不足。还有,如果能在考试中取得一定的成绩,这对家长,尤其是对孩子无疑也是一个很大的鼓励和鼓舞,激励着孩子努力前行。

考完试,我回家翻看乐乐的读经记录本子,心中满是感激和感恩!这一页页的记录,这一天天诵读。没有功利,只有坚持。最后,收获的将是一个无比可爱的,稳重的,有能力的孩子!读经就像一日三餐那样简单而不可缺少,就连大年三十,正月初一,我们仍然在读经。当然,并不是假期里也一整日都在读书,只是早上早半个小时起床,提早把经典读完,接下来,这一整天的时间上哪儿玩都没问题!

再翻翻乐乐的经典书,果不其然,《大学》里的那些引用的《诗经》的句子都被乐乐逐一做了准确的注解,他便是在这里,在这样的翻翻看看,查查寻寻中找到了读书的乐趣!




偶而,读到好玩处,乐乐还会加个开心的注解,这里突然看到:“若有一个臣”这样很白话的句子,把乐乐乐了半天,每次读到这里他都会一个人哈哈大笑!
(附:乐乐这两年多读过的经典有:《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易经》《论语》
《诗经》《道德经》《大学》《中庸》《孝经》《声律启蒙》《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等)

四月份考试,很快的就知道结果了。乐乐考取了十级的成绩,并意外的获知他竟是全港小学组的第二名。还有幸获邀参加在香港中文大学举行的颁奖典礼。这不是个好成绩,但这却是个完美的成绩。如果把乐乐获得的十级放到全球华人的读经孩子中(还有位数不少的外国人呢),这便是个很低的分数,但他的分数竟可以在全港的小学组里排名到第二,也说明了香港的孩子真的需要多努力。但不管怎样,这样的成绩对乐乐是个不错的奖励。何况小小年纪,能在大学的礼堂上台领奖也是个不错的经历(去年也曾在香港大学领奖)。

颁奖典礼开始之前,在报道处,在那里得到老师的称赞使他乐开了花。



等待中。。。

来自全球各地的华人读经的孩子在台上的各种表演


大多数的孩子是来自幼儿园,从考试的结果来看,也是幼儿园组取得最好的成绩,也就是说3至6岁便是儿童读经的黄金期,这时的孩子记忆能力相当惊人,再加上还没上学,可以有大片的时间进行经典的诵读,所以对这个阶段的孩子来说,读经真的是一寸光阴一寸金啊,关键还是家长的把握!如今,乐乐上了小学,读经的时间来之不易,我们必须和学校抢夺时间。读经也就更显不易。所幸来日方长,望天道酬勤!

乐乐上台的一刻,忙坏了乐爸爸,时刻的聚焦,快乐的分享,把祝福送给乐乐,也送给天下读经的孩子们,愿能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来自台湾的十岁的女孩以惊人的『一百二十级』冠绝全场!120级意味着孩子要会背诵12万字的经典巨作,而且是倒背如流,你能想象,如此优秀孩子的背后家长的用心和努力吗?!






很凑巧的,去参加颁奖礼的那个早晨,我带乐乐出门时,雨后初晴,他在满是雨露的花瓣上发现了蜗牛妈妈和蜗牛宝宝,看上去悠闲自得的在漫步!只是看上去很悠闲,事实上蜗牛妈妈和宝宝一定是很努力,很用功的在爬呀爬的。妈妈带着孩子进行经典的诵读又何尝不像这蜗牛妈妈和宝宝呀!



再见啦!
感谢首页推荐!!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