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诗从读诗开始
(2022-07-31 06:55:26)
标签:
诗论 |
分类: 六、论文、散文 |
写诗从读诗开始
读诗是提高写作的一条途径。怎样读诗,方能有所收获,至关重要。今天我们读诗,主要是七绝,因为大家平时写最多的就是七绝。关于下面的每一首诗,我不作面面俱到分析,而是就一首诗中某一特点进行解刨,这样可能对大家的理解或认识有所帮助。
一、 先写景,后抒情
凉州词(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从这首诗我们可以总结出七绝的一种写法: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还有此诗的主题是批评朝廷不关心边防将士,在诗里却不明说出来,而是借助意象来反映,这就叫含蓄。
二、先赋后抒情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这首诗是先赋后抒情。赋也不是直发议论,是用诗性语言表述的。这首诗也是通过意象来表达情感的。杜甫、李商隐也用的是这种笔法,不说自己的想念,而是用别人想我的手法,比较婉曲。
三、起承转合,特别注意转
送元二使安西(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起承转合在这首诗里体现的完美无缺。七绝里最重要的是第三句。转既不能离开上面两句搭起的平台,又要为结语作好铺垫。
四、 含蓄是律诗的基本特征
出塞二首(其一)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江南春绝句(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泊秦淮(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第一首是讽刺唐朝边防不用人才,第二首贬斥唐朝皇帝大兴土木,修建寺庙。第三首表达了对唐王朝后期衰落的担忧。三首使用的都是意象。没有一个字是在直说!
五、 诗句之间的跳跃
陇西行四首(其二)(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这首诗作为我们陕北人都应该知道,诗里一个主要意象是咱榆林的一条河--无定河。这首诗主要反映战争的残酷,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第一句写戍边战士与敌作战奋不顾身,第二句紧承第一句,写多少人战死沙场,顺承。第三、四句换了一个角度,从戍边战死者家属的角度去写,而且别出心裁,很有艺术地写出了妻子对戍边丈夫的思念。每一句都有间隔,但中间却有一条线在串着。虽然某些词语比较直露,但却很有艺术性。
六、词语前后倒置
从军行七首(其四)(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孤城遥望玉门关”,我们分析这一句诗,会给我们很大的启发。“孤城”还会“遥望”,有人会说这是应用了拟人格。其实这是一个倒装句:遥望孤城玉门关。倒置词语是写诗的一个窍门。
请欣赏我的一首拙诗:七绝·游园
缕缕春风豁我怀,鸭浮绿水柳初裁。
小桥观望湖边树,人面桃花入镜来。
七、四句都是写景
石头城(刘禹锡)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请再看两首:
绝句(南宋:僧志南)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两联都是对仗句子,前两句含有一点递进关系;后两句是并联关系。四句都是写景。
滁州西涧(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两两对仗。都是写景。小诗倾吐了作者怀才不遇的情怀。
八、奇思妙想、善用修辞格
大林寺桃花(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这首诗是白居易写庐山的桃花。七绝前两句用的是对比的手法,三四句又用了拟人的手法。最根本的是作者想象奇特,手法独特。大家可好好品味。
望庐山瀑布(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这首前两句是描写,后两句用了夸张的手法,成为脍炙人口、千古流传的佳句。举个例子,比如摄影,把小的东西放大,就会有非常好的效果。把远的拉近。照片照出来后,进行加工。诗词作品也是这样。必须应用修辞格,草拟后也要修改润色,方能出佳作。
九、七绝宜用虚词
陇西行四首(其二)(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七言绝句最适合用虚词来装饰。诗中的“可怜”、“犹是”,使句子充满了诗味。恰恰相反,五言绝句一般不需要虚词来修饰。
再看李白的一首:春夜洛城闻笛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谁家”、“散入”、“此夜”、“何人”,如果没有这些词语,这首诗还流畅吗?这也是七绝的特点,用虚词来点缀、装饰,是七绝必不可少的成份。
十、句中意象不需要多,但要精
三衢道中(曾几)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我们共同分析这首诗,第一句只有一个“黄梅”,第二句中有两个意象“溪”与“山”,第三句中也有两个意象“绿阴”、“路”,第四句中只有一个“黄鹂”。“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感觉不新鲜。”写诗前必须选好物象,选好了物象就等于成功了一半。物象应该选择新鲜的,不要选择过时了。另写诗填词要想不成老干体,唯一的法门就是使用意象,此外别无它法。
十一、 营造意境
所谓意境,就是“情”与“景”交融统一的艺术画面。意指思想感情,境指外界的景物。有无意境,是衡量一首诗第一要素。我们还是结合一首七绝来说。南宋诗人叶绍翁的《游园不值》就将意境构筑的非常好: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这首诗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前面描写的是实境,后面抒情是虚境。这首诗实境真,虚境美。这首诗实境与虚境互相映衬,呈现出完美的意境。
十二、七绝的语言
七绝的语言要流畅通俗为主。千万不要堆砌,也不要有任何的强凑词字。我们看李白的两首七绝,就能说明问题:
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从这两首诗可以看出,七绝的语言要自然流畅,通俗易懂。七绝是格律诗中的“白话文”,七绝的语言绝不能是深奥难懂的词汇堆砌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