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唐福珍为抗拒拆迁自焚而死,这是她的灵堂)
最近一段时间,由于城市拆迁引发了大量的社会矛盾、冲突和群体性事件。犹以四川的女商人唐福珍因抗拒拆迁自焚而死为最,除此之外,近几年来,全国还有很多相似案件,如南京翁彪之死、湖南嘉禾陆水德被捕事件、山东菏泽李民生上吊自杀......,件件触目惊心,发人深省,让人深思,难怪有人说《拆迁条例》是一个杀人条例!
这让我想起了读书的时候,老师给我们讲的一个经典故事:
19世纪的德国有个威廉一世皇帝,他在波茨坦市近郊盖了一座豪华行宫。一天,他发现行宫不远处的一间磨坊十分碍眼,刚好把前面的美丽风景给挡住了, 于是,皇帝很不高兴,他找来内务大臣,让他去给磨坊主一些钱,把它拆了。内务大臣找到了磨坊主,可磨坊主说:“那是祖宗传下来的财产,我的任务就是维护下来,一代一代传下去,是无价之宝,我自己无法决定。”
威廉一世以为磨坊主嫌钱太少,于是决定提高补偿金额。内务大臣再次转告磨坊主。可磨坊主还是不买账,表示这磨坊坚决不卖。
威廉一世很生气,派出宫廷卫队把房子强行拆了。
第二天,磨坊主就将一纸诉状送到德国地方法院,状告皇帝。不久,法院作出判决,皇帝败诉,而且必须将磨坊“恢复原状”。
威廉一世只得派人把已拆毁的磨坊重新建了起来。
几十年后,威廉一世去世了,老磨坊主也去世了。磨坊主的儿子因为经济拮据,准备将磨坊出售给威廉二世。他认为,这样既可以给行宫以更开阔的视野,又可以销毁威廉一世在世时官司失败的物证。
但威廉二世却给了磨坊主的儿子6000马克,并亲笔写了信。信中说:我亲爱的邻居,听说你现在磨坊的经济到了非常严峻的程度,作为邻居,我感到非常的同情,但是你要卖磨坊是万万不可以的,此磨坊已经不再是一个普通的磨房,而是我德国司法独立的里程碑,它必须世世代代保留在你磨坊主的名下,不可改变。鉴于你现在生活困难,请务必理解作为邻居的一种同情,所以我差人送上六千马克给你,请务必收下,这是邻居的一点心意而已。如果你觉得不好意思的话,就算是我借给你的,什么时候有了钱,什么时候再还给我。
现在波茨坦市那座古旧的磨坊仍在,每年都有不少观光者,特别是一些法律专业的大学生,他们把观摩磨坊为自己从业的必经程序。
啥也别说了,看了这个故事后,也许你什么都明白了,宪法规定的“公民的私有财产不可侵犯”不能仅仅停留在纸上!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