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春九年历史二诊考试分析
(2022-05-19 09:36:21)
标签:
教育书狂文化 |
分类: 教坊 |
2022春九年历史二诊考试分析
一、试卷分析:
本次历史考试题目设置遵照了中考题型和分值设定。
题型包括了单项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种类型,单项选择题占比48%,非选择题占比52%。考试内容包括了整个初中阶段三年六本教材所学内容。主要考察学生基础知识的识记和基本能力的运用,考察全面又有一定的难度,注重了通过考试来强化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学习方法和考试技巧,有利于对学生进行规范性训练。
整个试卷形式上按照今年中考卷面设置,选择题共32小题,前16题为政治题,17~32位历史题,33~34题为历史主观题,35~36位政治主观题。题目内容基本按照七上~九下的顺序设置,考查全面,重点突出,七上设置了两个选择题目,七下设置了三个选择题目,八上设置了三个选择题目,八下设置了两个选择题目,九上设置了三个选择题目,九下设置了三个选择题目。非选择题七上设置了一个题目,八下设置了一个题目,就上两个题目,九下两个题目。小论文的内容涉及到中国近现代史部分。每个试题设置都体现开卷考试的特点,试题形式和内容极具开放性,应试过程既要有扎实的学科知识能力,又要具备一定的应试技巧。
试卷值得商榷之处,非选择题第34题只设置了小论文,分值22分,跟中考惯例设置有区别,本题应在增设一个材料分析题小题目,再设置小论文,分值应为16分或者18分。
二、考试结果呈现
据全市统计结果,A优分数线80分,实际完成人数30人,B优分数线64分,实际完成人数199人,C优分数线63分,实际完成人数210人。结合有效优生,及格率,平均分各项数据,总体来看本次阶段性考试历史成绩不错,基本令人满意。
三、阅卷情况反馈
33题第(1)小题存在的问题:1、第一问有部分学生回答时照抄资料,没能准确审清题目要求;2、第二问要求回答《十二铜表法》的影响,学生只能按照教材内容原文作答,不能推论出对罗马扩张的影响。
33第(2)小题存在问题:1.第一问部分学生不能根据题目要求准确作答;
33第(3)小题存在问题:1、第一问基本事实掌握不牢固,没能理清苏联国别史的基本发展线索,不能准确回答“新经济政策”“赫鲁晓夫改革”;2、第二问谈对改革开放的认识,部分学生学科素养欠缺,未能根据材料提示和题目要求,从正反两个方面来作答。
34题小论文出现的问题1.文不对题,绝大多数写的题目与要求不符。2.论点不清楚。3.论据不充分。4.还有部分答卷的格式不正确。5.书写潦草,涂改较多。
34题存在的问题:1、格式不正确;2、偏离主题;3、直接照抄材料,不从材料提取有用信息来证明观点
34题存在问题:1、格式不正确,存在“答:……”格式、“论文题目:……论点:……”格式或者没有题目、缺少论证过程或者缺少总结;
2、偏题,观点偏题或者论证内容和题目分离;3、题目主题不明确、用疑问句或者题目过长;
论文存在的问题:1、空白卷较多。2、没有标题,段落不分。3、标题偏离主题。4、没有根据材料进行论证。
四、原因分析
本次考试是模式中考开卷考试,试题极具开放性灵活性的特点,学生在适应考试的过程中还处于一种心理调适状态。原以为开卷可以翻书翻资料,殊不知考试过程中几乎没有多余的时间去翻阅书本资料,而且考卷考试的题目也几乎不是用翻书能解决的,更多的是考察学生的学科素养,考察的是日常的积累,书本上的基础知识只是考试必备的最基本积淀,考试还需要在此基础上理解拓展运用。
学生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尚待转变,主动性积极性欠缺,学习习惯有待改进,课前准备不充分,动作疲沓,上课还需要反复不断提醒专心阅读,认真听讲,认真笔记,课后几乎无人问津。
阅卷情况分析,学生基础方面反映出来的问题有:识记不准确,写不出正确的答案文字,从考试技巧方面反映出来的问题有:书写潦草,辨认度低,还有不按要求格式书写,答卷上本来已经给出了提示语,还答的文不对题,还有一种中考常见题型,获取信息的考察,然而学生在这方面还很欠缺。
五、应对措施
提高课堂效率,用好40分钟,追求理想高效。
进一步转换学生学习方式,增强历史学科的学习能力,学会学习历史。包括如何读书,如何提取有效信息,如何规范书写笔记。
加强应试能力训练,要学会考试,如何借助考试技巧有效提高考试成绩。
总体上来看,通过本次考试,我们看出一些存在的问题,也看出了一些短期转变的效果,相信通过继续努力,在接下来的学习过程中,必将有更大进步,保证不给其他科拖后腿,实现有效优生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