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22年绵阳市义务教育学校历史学科作业设计

(2022-05-05 16:09:15)
标签:

教育

书狂

文化

分类: 教坊

作者


学科

历史

学校


年级

九年级

课题

《罗斯福新政》

学情分析

   初三学生有一定的历史学习的经验积累,形象思维相对活跃,抽象思维相对滞后,本课学习内容理论要求较高,理解有难度,教学过程需要借助史料、图片、图表等创设情境,帮助学生增强感性认识,从而达到学习知识,感悟历史的教学目标。

作业题目序号

对应课题知识目标

题目类型

学习水平

题目难度

预计完成时间(分钟)

题目来源

1

从繁荣到危机、罗斯福新政

填空

知道、理解

容易

10

原创

2

罗斯福新政的作用和影响

简答

应用、综合

5

原创

3

从繁荣到危机、罗斯福新政

选择简答

知道、理解、应用、综合

中等

5

原创引用改编

作业设计

设计意图

一、预习作业(填空):

(一)整体感知: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经济一度出现繁荣景象,但也孕育着经济危机因素的增长。       年,一场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爆发了,为了尽快摆脱危机美国实行“             ”,使美国摆脱了危机,为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提供了新模式。

(参考答案:1929;罗斯福新政)

(二)重点知识记忆:

1、世界经济大危机:

(1)时间:        年——       

(参考答案:1929;1933)

(2) 特点:                             

(参考答案:时间长;范围广;破坏性强)

2、美国罗斯福新政:

(1)开始时间:          (参考答案:1929)

(2)人物:               (参考答案:罗斯福)

(3)目的:                                 

(参考答案:摆脱经济危机)

(4)特点:                                   

(参考答案:国家干预经济)

   

(5)主要措施:

                                

                                

                                

                                

                                

(参考答案:、整顿金融体系;、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调整农业政策;、推行“以工代赈”;、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6)作用(影响):

                                            

(参考答案:、经济复苏,人民生活改善;、增强了宏观调控能力;、没有改变资本主义本质,无法解决美国社会根本矛盾。

 

二、 合作完成:

1、罗斯福新政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了吗?为什么?

(参考答案:不能从根本上消除危机。因为新政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社会化大生产和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的矛盾。

2、 罗斯福新政的最大特点是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促进美国政治经济和和谐健康发展,你认为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从新政中吸取哪些经验

参考答案:尊重经济规律;加强国家宏观调控;增加就业机会;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等,言之有理即可。

 

三、 当堂训练:

(一)选择:

1、1929年—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首先开始于 (   

A.美国    B.日本    C.英国       D.法国

2、罗斯福新政中最主要的反危机措施是 (   

A.恢复银行信用         B.提高农产品价格     

C.实施产业复兴法       D.缩减农业生产

3、学历史要善于抓住特点,你知道罗斯福新政最大的特点是(   

A.国家干预和指导工业   B.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C.国家控制和调节金融  D.国家加大对外贸易出口

4.下列对罗斯福新政的评价中,不正确的是 (   

A.使美国经济摆脱了危机并逐渐复苏  

B.从根本上消除了美国经济危机

C.缓和了经济危机造成的社会矛盾    

D为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提供了范例

5、《全球通史》记载:“我在西雅图看到许多妇女在超市的弃货堆里找寻剩余的食物……我在纽约和芝加哥等城市里看到人们在丢弃的罐头听里找剩肉……”对此,美国罗斯福总统采取的措施有(   

增加农业产量  兴办公共工程  

进行社会救济  扩大工业生产规模

A.     B.     C.     D.

(二)材料分析

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时代呼喊变革,人民呼唤变革,就是在这一片变革声中,美国1932年大选年拉开了序幕。罗斯福与时任总统的胡佛对决。胡佛总统依旧坚持最好的经济是完全自由的市场经济,最好的政府是不干预经济的政府。而罗斯福说:“我保证将为美国人民实行新政!幸福的日子又来到!”他给美国人民带来了希望,最终罗斯福以472:59的绝对优势胜出。美国人民选择了罗斯福,意味着美国人民选择了创新。但是罗斯福总统真的能引导美国人民从危机中走出来吗?当时很多人都是心存疑虑的,说他是一个瘫痪的总统治理一个瘫痪的国家。
    材料二:工人有权组织起来,可选派代表与雇主进行谈判,签订集体合同,雇主不得以工人参加何种工会作为雇佣条件;雇主必须遵守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限额,不得雇佣童工。
    结合上述材料思考胡佛与罗斯福在化解危机的政策上有何不同。为扩大就业,罗斯福采取了什么措施?

参考答案:选择题:ACBBD.材料分析题:不同:胡佛采取自由放任政策,罗斯福采取国家干预的方式摆脱危机。措施:推行“以工代赈”;兴建大量公共设施;提供就业机会等。言之有理即可。

教师组织正式教学之前,由学生通过阅读教材,自主学习本课内容,完成基础知识的感知。

 

 

 

 

 

 

 

 

 

 

 

 

 

 

 

 

 

 

 

 

 

 

 

 

 

 

 

 

 

 

 

 

 

学生通过第一步自学教材基础知识和教师点拨后,进行小组交流讨论,合作探究,深入理解学习相关问题。

 

 

 

 

 

 

 

 

学生在完成新课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当堂训练巩固本课学习的知识。

学生完成情况分析

“预习作业”部分学生完成相对较好,基本能在阅读教材的自学的情况下完成绝大部分填空内容,对于“经济危机的特点”,“罗斯福新政主要措施”“影响”的概括还一些问题,需要提高理解能力,概括能力。“合作完成”的两个作业,学生能根据自己的认知理解做一定的简单回答,也需要联系现实实际进一步提高理论概括的能力。“当堂训练”部分完成较好,说明学生对于本课基础知识的学习还是很有效的,“选择题”能基本完全正确的回答,“材料分析”能回答,但是也需要做理论概括的提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