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数字“七”(一)为什么一星期是七天?
从小学到现在,我都知道一个星期为七天。过去,星期一到星期六为上课时间,星期日为息时间;从1995年5月1日开始,星期一到星期五上课,星期六和星期日休息,通称为“双休日。除学校外,机关、厂矿等单位,也实行“星期制”。中国如此,世界其他国家也都如此。“星期制”是怎样形成的?为什么一星期就安排七天?这个问题我从来没有思考过。最近,因为要写《什么数字最吉祥》、《被误读的数字“4”》的博文时,浏览了一些网页发现,数字“七”挺神秘,在天文学、在儒学、在佛学领域中,都发生了与数字“七”有关的事件。首先碰到的就是一个星期被确定为七天,而不是其他天数。为什么?
据介绍,一个星期七天的制度,最直接的原因是源于古代巴比伦人对七大天体的崇拜,古代美索不达米亚(即今伊拉克)的巴比伦人是卓越的天文学家。他们很早就注意到了月相的变化周期(朔望月,约29.5天)。这个周期非常明显,是早期人类计时的理想单位。他们能用肉眼观察到七颗“流浪”的天体(与相对“固定”的恒星区分开)。这七颗天体分别是:太阳、月亮、火星、水星、木星、金星、土星。巴比伦人认为这七个天体由神灵掌管,每个神主宰一天。因此,他们将一个月(约30天)大致分为4个部分,每个部分约7天,与月相(新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的四个阶段相对应。
巴比伦发现的7天周期,被居住在今天以色列的古犹太人吸收,并赋予了全新的、更强大的宗教意义。《圣经·创世记》中记载,上帝用6天创造世界,第7天安息(休息)。这直接神圣化了“7天一周,第7天为安息日”的制度。这对西方世界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犹太教、基督教是将“7天一周”固化和传播的最主要力量。伊斯兰教也继承了“7天一周”的传统,并将星期五定为聚礼日。古希腊人接受了巴比伦的体系,并用他们自己的神祇(音qi二声。神是天神,祇是地神)命名了这些日子。
学界认为,星期制度的确立,关键转折点是罗马帝国也采纳了这一系统。罗马皇帝君士坦丁大帝(公元3-4世纪)在皈(音gui一声,信奉的意思)依基督教后,于公元321年正式颁布法令,将“7日一周”
在罗马人制定的7天为一星期的制度以后,法国大革命时期,
“7天一周”的制度,早在公元321年由罗马皇帝君士坦丁大帝正式确立,但在中国古代,长期沿用农历,以农历正月初一作为岁首(即“春节”),并未采用这一制度。中国正式采用“7天一周”的制度始于清末民初。1902年至1911年,学堂、政府机关陆续实行星期日公休制;1912年民国政府正式规定采用公历后,星期制度逐渐普及。
(未完待续)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