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想成为一个”优质老人”

(2025-09-12 05:58:24)


日前,在华南理工大学的朋友王君,给我发来了“什么是优质老人的标准”。这是我第一次听到“优质老人”的词汇。什么是“优质老人”? 我没有找到答案。根据通常的理解,“优质老人”肯定高于“健康老人”。王君给我发来的 “优质老人”的标准,可以看作是对“优质老人”的诠释。“标准”有4条:1. 60-70岁依然能跑步游泳,活力充沛;2. 70-80岁,轻松完成日常活动,参与社区事务;3. 80-90岁腿脚灵便,能自主散步购物;4. 90-100岁,仍能生活自理,头脑清晰。除了王君发来的“优质老人的表准”,我在网上也看到了“优质老人的标准”, 也是4条,内容相同,不过表述得比王君发来的“标准”精炼明晰:1.  6070: 可以运动,让生命之树常青;2.  7080: 可以活动,让生活充满色彩;3.  8090: 可以走动,步履不停,心向远方;4.  90岁至百岁: 可以自理,保持基本的自理能力。随着年龄变化,由能“运动”到能“活动”,到能“走动”,再到能“自理”。按照这个标准,我们学校有不少“优质老人”。

“优质老人的标准”是谁制定的?我没有找到答案,应该是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和观念变化而兴起的一种新视角。在寻找“优质老人标准”是谁制定的过程中,我看到了 2022年国家卫健委公布的《中国健康老年人标准》,共有9条: 1,生活自理或基本自理; 2. 重要脏器的增龄性改变未导致明显的功能异常; 3. 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控制在与其年龄相适应的范围内; 4.营养状况良好;5. 认知功能基本正常; 6. 乐观积极,自我满意; 7.具有一定的健康素养,保持良好生活方式; 8. 积极参与家庭和社会活动; 9. 社会适应能力良好。可以看出,国家卫健委所谓的健康老年人,就是指那些年龄在60周岁及以上,生活能够自理或基本自理的老年人,他们在躯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都达到了相互协调与和谐的状态。“标准”突破传统"无病即健康"的认知,明确带病生存且控制良好的老年人仍可视为健康状态“健康老人标准”显然低于“优质老人标准”。

 我们把“优质老人”的4 条标准和“健康老人”的9条标准相对比,我们会发现,两者都重视强调身体机能良好、没有严重疾病、认知功能正常、情绪积极乐观。这是享受晚年生活的根本。但“优质老人更注重“生活质量”,让自己活得精彩、有价值。有人举例说明:王爷爷,80岁,血压血糖正常,腿脚利索,每天自己买菜做饭,饭后散步,看电视听戏曲,生活完全自理,不让子女操心。他的状态非常好,是典型的健康老人。另一位李奶奶,75岁,同样身体硬朗(符合健康老人标准)。但她退休后学习了钢琴和绘画,经常和朋友们组团旅游,还在社区图书馆做志愿者,每周给孩子们讲历史故事。她经济独立,用自己的退休金规划生活,心态开放,乐于接受新事物(如学习使用智能手机),是家庭中的智慧锦囊和社区里的活跃分子。李奶奶就是一位优质老人

有学者指出:“健康老人底线思维,是社会老龄化背景下公共卫生和养老政策追求的一个基本目标,希望每位老人都能享有基本的健康保障;“优质老人标杆思维,它描绘了一种理想的老年生活范式,为老年人提供了更高级的追求方向,同时也改变了社会对老年人的刻板印象,人到“老年”,同样可以是一个充满创造力和价值的黄金阶段。

“优质老人”肯定是“健康老人”;但“健康老人”不一定是“优质老人”。健康是成为优质老人的重要基础,而优质则是在此上升华出的生命状态和人生境界。如果说健康老人的标准回答的是如何活得好的问题,那么优质老人的标准回答的则是如何活得有分量、有光芒的问题。

我已年过90,属“优质老人”的第四个年龄段。当下,我的脏腑功能尚好、脑子没有糊涂,生活能自理,还能做一些柔韧、力量练习,还喜欢学习一些新事物。我争取在有生之年,加入“优质老人”行列,潇洒走向生命尽头!

我想成为一个”优质老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