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看待“物极必反”与“否极泰来”

我们常常会把“物极必反”与 “否极泰来”相提并论,看似一回事,但学术界认为,相提并论可以,但不能把它们混为一谈。它们两者之间有相同的一面(事物发展到极点,都会往相反方向转化),也有不同的一面。“物极必反”,像是物理学的“定律”,它客观、冷静地描述了一个必然规律。当一个事物发展到极端(极盛或极衰),就一定会转向它的反面;但它不带感情色彩,只陈述事实。比如,四季天气的更迭(由热到寒,又由寒到热);一个王朝的兴亡;一个成功者的堕落,都蕴含了“物极必反的哲理。“否极泰来”是物极必反的一种现象。当“否”(坏运、困境)发展到极端(极)时,就会转向“泰”(好运、顺境),充满了积极的希望和慰藉。
在生活中,我们怎样对待这两种思维?学者说,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境,灵活运用。比如:在顺境、成功、得意的时候,要多想想“物极必反”,让自己保持清醒,避免乐极生悲。当事业达到顶峰、一切顺风顺水时,要警惕风险,避免过度扩张;当权力鼎盛时,要懂得谦逊和分享,避免骄横跋扈,导致身败名裂。比如在逆境、失败、绝望的时候,要多想想“否极泰来”,为自己提供强大的心理支撑,让你有坚持下去的勇气;创业失败、人生低谷、身患疾病时,相信“最坏的情况已经到来,接下来每走一步都是向上”。这种信念本身就能减少内耗,聚集能量,最终等来转机。“否极泰来”的核心心态,就是坚忍守正,静待天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