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龙舟,走向世界!

赛龙舟(或叫龙舟赛),是一项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在中国江南地区开展的民间水上活动。后来,这项民间活动与纪念某一人物联系一起,给这项活动赋予了新的意义。最早与这项活动联系一起的是屈原。据史籍记载:“楚大夫屈原遭谗不用,是日(即五月五日),投汨(音mi四声)罗江死,楚人哀之,乃以舟楫拯救。端阳竞渡,乃遗俗也。”千百年来,中国江南地区人民继承这种风俗,都会在五月五日举行“端阳竞渡”。“端阳竞渡”除了纪念屈原以外,东吴一带还有为纪念伍子胥的;贵州黔东南人民有为纪念舍生杀青龙的一位老人的;云南傣族人民则为纪念前代英雄岩红富的。据考证,最迟在汉代,出现了把竞渡用船装扮成龙舟。因此,端阳竞渡,逐渐改称为龙舟竞渡、龙舟赛或赛龙舟。
作为中国传统的民间水上活动,2004年,龙舟赛走进了在德国杜伊斯堡举行的第7届世运会,被列为第7届世运会的表演项目;2020又成为东京奥运会的表演项目;2024年
在成都世运会上,龙舟赛下设6个小项,即10人座龙舟混合组200米、500米、2000米;8人座龙舟公开组200米、500米、2000米。
所谓“混合组”,即人员构成方面,需包含至少4名女桨手,强调性别比例平衡;所谓“公开组”,则指性别不限,任何性别均可参赛,强调性别包容性。
世运会的龙舟赛,与中国传统的比赛有所不同。比如,人数比较少,一条龙舟只限8人和10人(传统的龙舟赛都在20人以上);船体小,采用更为现代的竞技设计,使用环保材料。为适应竞技比赛,提升观赏性,成都世运会的龙舟项目除精简参赛人数外,还缩短比赛距离,保留舵手与鼓手,并要求每支龙舟队都要有一定比例的女性选手。
8月8日 成都世运会龙舟首个金牌项目8人座公开组2000米追逐赛,在成都兴隆湖举行。印度尼西亚队以9分08秒12的成绩夺得冠军,东道主中国队落后11.1秒,排名第二,西班牙队位列第三。
8月10日,进行了其他5个小项的决赛:8人座公开组200米;8人座公开组500米(乌克兰队夺冠);10人座混合组200米(泰国队冠军,中国队亚军);10人座混合组500米(印度尼西亚冠军);10人座混合组2000米(乌克兰冠军)。中国队在6个小项的龙舟赛中,只获得8人座公开组2000米和10人座混合组200米两个项目的亚军。
龙舟赛起源于中国,如今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流行。统计显示,全球约有5000万名龙舟爱好者,开展龙舟运动的国家和地区超90个。近年来,龙舟赛已在东京奥运会、巴黎奥运会亮相;如今又作为正式比赛项目亮相成都世运会。千年龙舟,走向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