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也谈“七月流火”

(2025-08-01 05:47:27)


20057月,台湾新党主席郁慕明到中国人民大学演讲,人大校长纪宝成在致欢迎词时说:七月流火,但充满热情的岂止是天气。纪校长从字面意思理解“七月流火”(像火一样炙热的七月),结果闹了个笑话,被刊登在各大媒体。时隔20年,我对这件事仍然记忆犹新。把“七月流火”理解错的,不止人大校长一个。据媒体介绍,央视一频道“东方时空”一档节目,电视播音员曾几次用"七月流火",来形容一位交警在七月极为炎热天气下仍然坚持辛勤工作;2000年,《中国记者》报也报道过武汉某报就曾发表《七月流火,空调销售看好》的消息;我的朋友,也有过把“七月流火”理解为炎热天气的。昨天(731日),朋友王君在朋友圈转发了“百草园书店”一篇朗诵文章:《和七月盛夏说句再见,与八月初秋道声你好》。其中引用的“七月流火,八月萑苇”,也把“七月流火”,理解为酷热天气,而且把“八月萑苇”的“萑”(音huan二声)字写成“蕉”字。

什么是“七月流火”? 七月流火的正确解释,是指农历七月时大火星(心宿二)西沉,天气开始转凉,而非形容天气炎热。七月流火出自《诗经·豳风·七月》。《诗经·豳风·七月》是中国西周时期的农事诗,完整记录了古代农耕社会的生产周期。诗中有七月流火,九月授衣的记载。 据介绍:七月,指农历七月,对应公历约8月至9月上旬。流火指天蝎座的心宿二。古人观测到它在农历五月黄昏位于正南方最高点,七月后逐渐西沉,称为流火,象征暑热减退,秋季将至。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描述了农历七月大火星西沉、天气转凉,九月开始缝制冬衣的自然现象。学者们说,虽然《诗经》创作于周代, 但《豳风·七月》描述农事活动时,仍然沿用夏历(农历)。夏历七月对应公历8, 此时大火星西沉, 天气转凉。气象学家说,在古代,气象预报尚未普及,人们主要依赖观察日月星辰的运行变化来把握农时,进而指导农业生产。顾炎武,这位明末清初的大学者,在他的著作《日知录》中曾提到:三代以上,人人皆知天文。七月流火这一古语,正是农夫们常用的词汇,用以描述天气逐渐转凉的景象。此外,朝廷还设有专门的职位,如火正,负责观测大火星的位置,以确定农时节令。通过长期的观察,古人发现当大火星开始向西方流动下坠时,天气便会逐渐凉爽下来。这就是七月流火七月流火描述的是天象变化,具体指的是大火星(即心宿二)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大火星(心宿二)被中国古代天文学用作确定月份的重要参照星,主要因其位置变化与季节更替密切相关。古人通过观测大火星的西沉时间来划分季节。七月流火不是说七月份的天气热得像流火,而是指天气到了日渐转凉的时节。简言之,就是夏去秋来,天气转凉

《豳风·七月》除了有“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之外,还提到了七月流火,八月萑(音huan二声)苇 意思是:七月大火星向西落去,八月开始收割芦苇。

近几天,西安地区持续高温,有的地方超过40°C。但我们看到,“大暑”已过,大火星西沉的时刻不会远了。 “七月流火,八月萑苇”。不久的将来,我们就会迎来云淡天高的秋凉天气!

也谈“七月流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