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变应变,赋能未来

“以变应变,赋能未来”,是我重外孙所在幼儿园“毕业学习成绩展”的标题。标题旁边写有一行字,对“标题”作了必要解释:“成长伴随变化,接纳变化,并做好准备,帮助我们应对未来的挑战。”“标题”中提到的“赋能”,是指借助AI技术赋予的能力。从展览中我们发现,展览的全部内容,都是这个班的孩子,在老师带领下,借助AI技术制作出来的“产品”,是孩子们艰辛学习的累累硕果!
我从我外孙女那里了解到,这个学期,该所幼儿园为了让我重外孙所在班(大班)更好地学习
究课题。我重外孙这个小组的课题是:《技术可以帮我们以新的方式来学习》。他
们5位小朋友,在老师指导下
,通过
我没有去参观他们的“毕业学习成绩展”。据外孙女说,展览内容很丰富,都是孩子们努力的结果,很厉害,很震撼!参观展览的人很多:有幼儿园老师、有学生家长,有幼儿园在读的小朋友。每个小组的展区,都有专人讲解。我的重外孙是他们组的讲解员。我从视频里看到,他有时会用英语讲解(这所幼儿园是“双语幼儿园”),不急不慢,稳健大方,我为之窃喜。
我不知道这所幼儿园从什么时候开始对孩子传授AI技术的,但我知道2024年11月,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通知》,明确2030年前在中小学基本普及人工智能教育。根据教育部下发《通知》的时间推测,这所幼儿园开展AI教育的时间,最早应该在2024年。我从网上看到,吉林省安图县第二幼儿园,是在2024年7月间开始以实物编程为主要形式的AI 教育,通过积木、机器人等直观教具,让幼儿在动手操作中理解编程逻辑。
在当下,在全球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加速演进的大背景下,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愈发激烈,科技实力和人才素质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竞争力的关键指标。人工智能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已经成为各界共识。在教育界、科技界的专家看来,人工智能未来将成为像物理、数学一样的基础学科。目前,美国、英国、新加坡等国家均将人工智能纳入基础教育,人工智能工具也已深度渗透到教育和教学中。学者认为,在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发展人工智能教育,既是顺应全球科技发展趋势、支持强国建设的必要选择,也是迫切需要培养面向未来的创新型人才的体现;在幼儿园阶段,孩子们通过趣味互动,对 AI 形成初步认知,为未来AI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
教育部要求2030年前在中小学普及人工智能教育,可现在有些有条件的幼儿园,也给孩子开设AI课程,如同一些幼儿园提前让孩子学习小学一年级课本的情况一样。有人认为这就是“从娃娃抓起”;有人担心这是在“拔苗助长”。孰是孰非?期待专家做出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