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古人的姓、名、字、号

(2025-07-13 05:40:56)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姓。字为左右结构,左从,右为,从而生。在母系氏族社会里,子女只知其母,而不知其父。 是一个集合名词,是血缘传承的基因密码,也是家族的标识,禁止同姓(即相同血缘)婚配。有了姓,还要有个名,是个人的符号,带有个人的烙印,用来代表一个人,区别于别的人。史书记载,母系氏族社会就有了姓,最早的姓多与图腾崇拜相关,如代表黄帝部落,代表炎帝部落。最早的名,出现于商周时期(约公元前1600-256年)。商朝人取名多采用天干地支、动物名称或数字等简单形式。这种朴实的取名方式,体现了当时人们与自然的紧密联系和对神灵的敬畏。如盘庚是商朝的一位君主,他的父亲叫祖丁,弟弟叫阳甲。古人取名,大多取单名(如周武王名为姬发,秦始皇名为嬴政,汉高祖名为刘邦)。取单名的人多了,重名就多了。所以从唐代开始,取复名的人逐渐增多(如唐太宗李世民。唐玄宗李隆基、宋太祖赵匡胤)。

古人的名,都由父母取或其他长辈取。有了名以后,一般有身份的家庭会给儿女取“字”。 男子20岁行冠礼时取“字”,女子15岁行笄(音ji一声)礼时取“字”。男子通过加冠仪式,象征他已经获得参与家族事务、政治活动和祭祀的权利,正式承担社会责任。标志着成年后正式使用字代替名进行社交活动。 女子在十五岁举行的成年礼,以结发加簪为核心环节,标志其具备婚嫁资格并需遵循妇德规范。“名”是幼年时期由父母或长辈赋予的正式称谓,通常在出生时确定,蕴含家族的期望与祝福,伴随终身。“字”是成年礼(男子加冠礼、女子笄礼)后取得的正式称号,用于补充名的内涵或表达品德志向。“名”主要用于家族内部称呼,“字”则用于社交场合。例如, 白居易,“名”是“居易”,“字”是“乐天”。自己称自己用“名”,以示谦逊;称呼别人用“字”,以示尊重。这种区分体现了古代礼仪中对尊卑关系的严格界定,直呼其名被视为不敬行为。

我们的古人,尤其是文人学士,除了有名、有字外,还有一个“号”。“名”和“字”都是由长辈取的,“号”则是自己取的。所以学者们认为,“号”成为文人表达自我、标榜情操的一种方式,或者通过取“号”寄托理想抱负或生活感悟苏轼自称东坡居士,源于他在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期间,在生活困顿之际,友人马正卿为他申请了一片城东荒地(即东坡)垦荒生产。他以居士这一文人雅士的称号,自称“东坡居士”。后人评价说,取“号”为“东坡居士”,既体现了他从事农耕生活的特殊意义,也反映了他豁达超然的心境。白居易晚年,因隐居洛阳香山18年,并与僧人如满等结为香山九老,所以自号香山居士。这一称号,既反映其晚年生活地方,也体现其佛教信仰与隐逸思想。“居士”是对在家信道、信佛的人的泛称,也可以是文人雅士的自称,用来抒发或彰显自己的某种审美趣味或志趣 

取“号”的风气,盛行于唐宋,我们熟悉的一些诗人,都有自己的“号”。如唐朝的李白为青莲居士,杜甫自号少陵野老,  王维号摩诘居士, 白居易号香山居士,晚年又号醉吟先生;再如宋朝的欧阳修 号六一居士, 苏轼号东坡居士, ‌ 陆游号放翁, ‌ 李清照 号易安居士,辛弃疾号稼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