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谈谈“姓”和“名”

(2025-07-01 06:01:38)


 

每一个人都有“姓”。“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母系氏族社会,最早的古姓如等,多从女旁,反映了母系血缘关系。根据《说文解字》的解释:姓,人所生也,说明“姓”是用来标识家族血缘关系的符号“姓”起源于母系氏族社会,其作用是:“别婚姻”,即识别、区分氏族,实行族外婚。在周代的宗法制下,“姓”分化为。“姓”用于标识大的家族,“氏”用于标识家族的分支。秦始皇统一后,姓氏合并,汉代《史记》中已混用姓氏。根据权威发布的《二〇二〇年全国姓名报告》(公安部户政管理研究中心)及《中国姓氏大辞典》收录数据:中国历史累计姓氏共有2.4万个,包含已消失或罕用的姓氏中国目前使用的姓氏约有6000多个,其中单姓占绝大多数,复姓约200余个。人口最多的姓,前20名分别是王、 李、 张、 刘、 陈、 杨、 、胡 、赵、 周、吴、徐、 、郭、 、高、 朱、 林、 宋、何。

每一个人除了有“姓”外,都有属于自己的“名”。“名”是个人的符号,用来区分彼此。唐以前喜欢用单名。如孔丘、孟轲、刘邦、刘备、曹操……在汉代和三国时期,避讳制度盛行,单名可以减少避讳的麻烦;此外,单名在当时被认为雅致和高尚,尤其是士族、官员和文化名流更倾向于使用单名。西汉末年王莽专政时期,曾推行禁二名政策,不提倡取双字名,导致单名成为主流。有学者介绍说,从魏晋南北朝开始,使用双名的人逐渐增多。这是因为魏晋南北朝时期,少数民族入主中原,保留本民族的名字或采用汉姓但保留复名,进一步推动了双名的使用。隋唐之后,修谱风气兴起,人口膨胀,使用单名,导致重名增多,因而双名比例逐渐上升,并稳定在一个较高水平。

建国后,使用单名或双名的都有。使用单名的,重名现象严重。其中 字出现的频率最高。根据人口普查统计的数据,重名最多的名字中,张伟29.9万人,王伟29万人,李伟26.9万人。此外,单名中使用频率较高的字,还包括。为了避免重名现象,公安部门建议,取名的时候,还是以双名为好。

关于怎么样取名,取单名、双名还是四字名,自行决定,但在报户口的时候,公安部门会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对名字进行审核,如果发现名字不符合规范,可能会拒绝登记或要求改名。据报道,一位湖南某地2001年出生的朱姓青年,要把原先家长给他取的名,向公安部门申请改为“朱雀玄武敕令”,没有被同意。根据《民法典》第1012条,自然人有权决定、使用、变更或许可他人使用自己的姓名,但这一权利的行使必须符合公序良俗。朱雀、玄武是中国古代四象神兽,敕令则常见于道教符咒,这些元素组合在一起可能被误解为宣扬封建迷信,尤其是在公共场合使用,容易引发混淆和误解。据说还有人以谢祖隆恩高富帅史诗王爵等作为名字,也被公安部门劝改。正式用名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符合公序良俗;网络用名比较随便,不需要审核,但也要注意影响,不要胡来。

谈谈“姓”和“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