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讲方言不算丢人

(2025-06-21 05:50:46)


   一个统一的国家,需要有统一的官方语言,即在方言基础上发展来,并与方言一起存在的通用语。这种通用语在西周、在春秋战国时期叫“雅言”,明代叫“官话”,辛亥革命时期叫“国语”,如今叫“普通话”。 方言是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独特的历史、传统和情感纽带,与国家的官方语言,并行不悖。我们的国家,在全国推广普通话的同时,从来没有禁止百姓说方言,倒是有一些人自己怕人说跟不上时代,同学之间、朋友之间,都不敢说方言。有人进行过统计:70%60后、80%70后、90%80后、几乎100%90后、绝对100%00后,日常交流,全部使用普通话。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目前全球存世的7000种语言中,有2500种语言面临消亡,其中包括100多种中国语言。因此,保护方言文化 迫在眉睫,从中央到地方都采取措施保护方言。

语言学家认为,方言是汉语的地方变体,是局部地区人民群众的交际工具,可以为普通话起一定的补充作用。比如:方言可以为不会讲普通话的老年人和偏远地区群众的沟通服务;在日常生活中,可发挥增进亲情乡情的作用;在艺术领域中,发挥繁荣民俗文化的作用。方言有一种独特的魅力,它可以展示当地文化的活力,更是情绪的精准表达。影视作品中也常能看到方言作品,演员用方言演绎之后,作品似乎更对味。据报道,电视剧《繁花》热映时,上海话侬晓得伐火遍剧外;电视剧《山海情》热播时,西北方言美滴很也曾火爆出圈。方言,不仅是两代人、三代人的代际之间的天然情感联系,更是人们与故乡建立一种独特的文化连接。在极为平常的方言交流中,获得更多来自家乡、来自当地的知识,也可以是旅居外地的同乡人相互认同的标志。语言学界认为,对待方言最好的态度就是:自信地使用它,同时尊重他人的语言选择。

近年来,随着对方言保护的重视,中国部分省市的教育机构已开始将方言纳入幼儿园或小学课程,主要分布在方言文化浓厚的地区。据报道:广州市:部分幼儿园开设粤语童谣课,如《落雨大》、《月光光》等;越秀区、荔湾区有小学开展"粤语日"活动;厦门市:思明区部分小学开设闽南语兴趣班,教授《天乌乌》等民谣;鼓浪屿幼儿园有闽南语情景对话课;杭州市:拱墅区部分幼儿园教杭州话童谣,如《杭州小伢儿》;徐汇区、静安区多所幼儿园开展沪语游戏课,如"沪语小主播";黄浦区卢湾一中心小学编写《上海话读本》。

中国方言文化丰富多样,许多影视作品、话剧和综艺节目都采用方言演绎,既增强了地域特色,也提升了作品的真实感和亲和力。如《秋菊打官司》(1992,采用陕西关中方言;《白鹿原》(2012,部分对白使用关中方言《让子弹飞》(2010的川话版(姜文、葛优配音),有观众说,比普通话版更带劲;《爱情神话》(2021,徐峥主演,用上海话+普通话混搭,展现都市生活《平凡的世界》(2015,部分角色用的是陕北方言;《茶馆》(方言版),用四川话改编的老舍经典话剧;《哪吒之魔童降世》(川话版),四川方言配音版,笑点更接地气……

从方言进校园、进影视作品、进广播电视栏目,我们看到了国家对方言文化的保护力度。作为平民百姓,讲方言名正言顺,不算丢人,能讲就讲,想讲就讲!

讲方言不算丢人

讲方言不算丢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