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斯彤
斯彤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39,171
  • 关注人气:3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什么是“不二法门”?

(2025-06-13 05:14:46)


 

日前,我在朋友圈里看到谭君拍摄的视频《游无锡千年古刹惠山寺》。视频里,有一座佛殿的牌匾写有“不二法门”四个大字(见附图)。这是我第一次看到在寺庙佛殿上方悬挂的、写有“不二法门”的牌匾,引起了我学习、探讨什么是“不二法门”的兴趣。

据“百度”介绍,“不二法门” 出自 《维摩诘经. 入不二法门品》 ,原指超越二元对立的修行法门,是佛教界关于修行入道的重要论述。“不二”,非二元,指世间万物本无绝对的对立。人们常以善恶、是非、有无等二元概念区分事物,但这些对立往往是主观意识的产物。不二法门认为,真正的智慧在于超越这些分别,认识到对立面的统一性。如生和死,并非截然对立,而是生命的不同状态;如烦恼和觉悟,觉悟并非远离烦恼,只是在烦恼中觉醒。至于“法门”,指的是修行入道的门径。佛教认为,不二法门并非某种具体方法,而是不靠言语传授,只靠内心思考求得大彻大悟的修道门径,直接入道。这种修道方法被认为是最好的、独一无二的方法,即“不二法门”。

在佛教经典中,“不二法门”是讲修道、入道的,但它的思维方法,也适用于我们老年人待人处事。老年人如果能学会运用不二法门的智慧,就可以超越常见的二元对立困境(如疾病与健康、孤独与热闹、生与死等),会给老年人带来更圆融的心态,安度晚年。举例说:运用“不二法门”智慧看生与死,会觉得生死本是一体两面,如同昼夜交替。死亡并非生命终结,而是生命另一种形式的延续,不值得恐惧。人老了,有人会因社会角色弱化而陷入"自我价值焦虑",认为不工作、不赚钱就是"无用"。“不二”思维则认为"无用即大用":散步、晒太阳看似"无用",实则是养生;含饴弄孙看似琐碎,实则是家族情感的传承。老年人常常会纠结于"不想拖累子女""需要照顾"的矛盾中,产生愧疚或抗拒。“不二”思维则认为:独立孤立,依赖软弱,接受适度帮助是自然生命阶段,如同当年抚育子女一样合理。老年人在对待"健康与疾病"问题上,常常过度恐惧疾病或过度执着养生,反而加剧心理负担。“不二”思维则认为:疾病是身体的信号,而非纯粹的敌人:慢性病可视为提醒调整生活方式的"老师" 我们可以定期体检,但不必频繁自测(如不过度监测血糖、血压);可以将康复训练融入生活(如边看电视边做肢体活动),不刻意区分锻炼时间或休息时间。人老了,既渴望陪伴,又嫌社交麻烦;既想融入新群体,又留恋旧关系。“不二”思维则认为独处与共处本质都是与自我相处:独处时可通过电话维系旧谊,社交时也可保持内心宁静。

 “不二法门”是一种超越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学者指出,这种思维方式,能使我们减少偏执,避免非黑即白的判断,以开放心态面对复杂问题;能使我们化解冲突,理解对立双方可能共存,寻求更高维度的解决方案。这样,我们就能从更高的视角看待世界,看待人生,从而达到觉悟与解脱,使之成为老年人过好晚年生活的不二法门!

 什么是“不二法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兰州三炮台
后一篇:会笑的猫咪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