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2025-02-01 05:29:31)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刘希夷的《代悲白头翁》。原诗以白头翁的视角,抒发了对时光易逝、人生短暂的感慨。其中这句“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被认为是这首诗的精华,被后人广泛引用和传颂。“年年岁岁花相似”,描绘了自然界中花卉四季更迭、年复一年地盛开,其景象似乎永远不变;“岁岁年年人不同”则转而写到人世间,随着时间流逝,人的容颜、心境乃至生命都在不断变化,与自然界的花开花落形成了鲜明对比。今天,我借用这句诗,不写我的人生感慨,而想用以说明我的重外孙韩二宝,从去年春节到今年春节的变化。

重外孙韩二宝,学名韩梓珩,20228月生,到现在已是25个多月了。有苗不愁长。从去年春节到今年春节,变化可大了。别的不说,就以对待“红包”的喜爱程度,去年和今年,差距很大。去年给他红包,无动于衷,两只眼晴就知道盯着电视屏幕(见附图1);今年给他红包,欣然接纳,并牢牢抓在手里(见附图3);他的哥哥大宝,3岁时收到红包很高兴,还会亲吻我的脸颊(见附图2);今年(5岁多),收到红包,便交给了妈妈,两手空空(见附图1)。孩子年年收红包,对待红包的态度却年年不一样。

红包,旧称压祟钱,是用于驱邪压祟用的;现在都称“红包”,淡化了“压祟”功能,更多地转而为对晚辈的关爱和新春祝福。春节期间,有的地方(尤其北方农村)有要求小孩向长辈“磕头”以后才发红包的。我小时候在福建老家,那时不兴“磕头”,多半要求“作揖”或“鞠躬”就行。据古书介绍,古时的“压祟钱”,主要放在孩子睡觉的“枕头”下面不必“磕头”,不必“作揖”、“鞠躬”。在当下,在城市,给压岁钱的方式,不磕头、不作揖,也不放枕头下,而是面对面直接给了小孩。这也算是一种改进,一种进步。

压岁钱给多少?不好说,不能做统一规定。但有的地方,据说会考虑到数字的吉祥与否。比如,一般给压岁钱不给“4”“7”数字,而“2”“6”“8”之类吉祥数字。压岁钱什么时间给好?从“压祟”的角度,亲人之间,宜在除夕之夜给;亲戚、朋友之间,一般都在来家拜年时给。给压岁钱,名义上是给孩子“压祟”,或出于对孩子的关爱与祝福,实际上也起到了沟通亲人之间、亲戚之间、朋友之间的情谊。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