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漫话“元旦”

(2025-01-01 06:03:18)


今天是2025年第一天,俗称“元旦”。 元旦”的 ,开始的意思; ,则指早晨或日出。“元”+“旦”,就是新的一年的第一天,被世界多数国家称为“新年”。新年伊始,谨向我的亲友们致以节日祝贺,祝大家“新年快乐”!

中国人把阳历一月一日称之为“新年”,开始于1912年。1911年。孙中山在辛亥革命成功后,为了行夏正,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 决定采用“公历”作为中国的官方历法,保留“农历”以顺应农时,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并规定阳历11日为新年,但并不叫“元旦”引文中的“夏正”,指夏朝制定的历法,即通常所说的“夏历”或“农历”;“西历”,指西方历法,通常称为“公历”。 新中国成立后,正式确定公历11日为元旦,农历正月初一为 春节

   “元旦”这个词,不是辛亥革命以后才有的。元旦一词,据学者说,在《晋书》中就开始出现了。在晋以前没有出现“元旦”这个词的时候,把每年的第一天,大多称之为“岁首”。哪一天是“岁首”?各个朝代并不统一:夏朝以正月初一为岁首;商朝是十二月初一为岁首;周朝以十一月初一为岁首;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将十月初一作为岁首;汉武帝时期,司马迁等人创立了太初历,重新将正月初一确定为岁首,并一直沿用到清朝末年。史学家指出,在实施“太初历”的过程中,曾经有过反复,例如汉朝中后期,除王莽和魏明帝时期使用“太初历”外,曾一度又改用以十二月一日为岁首的商历唐武后(武则天)和肃宗时期,曾改用以十一月一日为岁首的周历。这只是暂时现象,不足为怪。

中国古时候的“岁首”或“元旦”,都被认为是祭祀、庆贺和团聚的日子。在元旦这一天,人们会进行很多传统活动,如燃放鞭炮、贴春联、吃团圆饭等,以祈求新的一年平安、顺利。

今天是新年,是元旦,这是根据公历计算而来的。现行的公历,是太阳历的一种,是依据太阳的运行周期纪年的方式,所以也叫“阳历”。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为一年,约365天。一年分成12个月,这个与月亮的圆缺没有关系。我们现在所说的公元,即公历纪年法是一种源自西方社会的纪年方法,公历纪年以耶稣诞生之年作为纪年的开始,即公元元年。在公历纪元中,耶稣诞生之后的日期,称为“主的年份”,而在耶稣诞生之前,称为“主前”。现代学者为了淡化其宗教色彩,避免非基督徒的反感,已多半改称用公元公元前的说法。公元元年之前的年份称公元前,从公元元年倒着往后数的第一年,就是公元前1年。以此类推

我国古代天文历法的起源 可以追溯到夏朝,古书上称为《夏小正》,后人称为“夏历”夏历起源于约公元前21世纪的夏朝,它是以月球绕行地球一周为一月,即以朔望月作为确定历月的基础,一年为十二个历月的一种历法,也叫“太阴历”,或称“阴历”( 太阳为阳,月亮为阴)。它是中国传统历法的基石(现在的农历历法,就是在夏历基础上制订的),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较为完整的历法之一。最初的夏历以冬至所在月的初一为岁首,后来演变为以立春为一年之始,这体现了古人对农业生产的深刻关注和顺应自然的智慧。在民间对“新年”、“元旦”并不重视,所看重的是阴历(农历)春节;阴历春节才是过大年!

漫话“元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