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佛道两教的“财神信仰”

(2024-12-29 05:51:34)


 

佛教常识告诉我们,学佛的最终目的,在于追求内心的觉醒与解脱,达到涅槃的境界。通过修行,消除内心的贪、嗔、痴等烦恼,培养慈悲、智慧和清净的心,从而超越生死轮回,实现心灵的自由与安宁。道教教义告诉我们,道教修炼最终目的是通过身心的修炼,使人人健康长寿,达到住世(与“出世”相对)安乐,与道合真,实现精神超越‌‌具体说,道教修炼的终极目标是得道成仙,即通过修炼使精神与肉体达到超凡脱俗的境界,实现长生不老和肉体成仙。但有趣的是,佛道两教的一些信徒,都有着“财神信仰”,有着或多或少对财富的祈求。这都是因为钱财可以满足生存需求、可以满足心理需求、甚至还可以提高社会地位;财富成为古往今来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人们追逐金钱,也成了社会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包括佛道两教的信徒。这是这个原因,道观建有财神殿,寺庙也有财神菩萨。

宗教学者说:财神信仰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最初与道教有关。在中国道教中,财神是主管世间财源的神明,负责管理人们的财富和财运。财神信仰在民间广泛流传,尤其在春节期间,人们会进行一系列的祭祀活动来迎接财神,希望在新的一年中能够财源广进。这些财神在不同的地区和文化背景下,有着各自的传说和故事,进一步丰富了财神信仰的文化内涵。

财神信仰也与佛教有关。在佛教中,财神被视为善神,能够利益百姓,带来财富和福报。这种信仰在民间同样广泛传播,但与道教财神信仰有所区别。

道教中的财神信仰起源于宋代,财神形象多样,包括文财神和武财神。文财神如李诡祖,被视为掌管财富的神祇;武财神如赵公明,不仅驱邪避害,还管理生意买卖。此外,道教还有五路财神,分别是东路财神比干、南路财神柴王爷、西路财神关公、北路财神赵公明、中路财神王亥,他们分别代表不同的方位和职能除此以外,人们信仰的财神还有五圣、财公财母、和合二仙、利市仙官、文昌帝君、活财神沈万三等,其中文武财神、五圣的信仰最具广泛性。

佛教中的财神主要包括五路财神,分别是黄财神、白财神、红财神、黑财神和绿财神。这些财神分别代表五行(金、木、水、火、土),并且各自主管不同的方向和财富类型。此外,佛教中还有守护寺院、庇佑僧团的伽蓝菩萨(关公)和多闻天王等财神形象。关公既是佛教的珈蓝菩萨,也是道教财神系列中的武财神。

在道教信仰中,财神不仅被视为财富的守护者,还具有驱邪避害的能力。例如,赵公明不仅管理财富,还负责驱除瘟疫和保护商业活动。五路财神的信仰则强调收尽东南西北中五方的财富,祈求一年财源滚滚。佛教中的财神菩萨如黄财神,被认为是慈悲心肠的菩萨,通过施财布施帮助人们获得物质财富和内心的善德;多闻天王则被视为掌管天下财宝的神祇,信徒通过供奉他来祈求财富和福报

农历正月初五有迎财神的习俗,这个习俗起源于明代,现在仍然流传民间。清代顾禄《清嘉录》中记载:正月初五日,为路头神诞辰。金锣爆竹,牲醴毕陈,以争先为利市,必早起迎之,谓之接路头。从这条史料发现,民间正月初五迎财神,最早是商家迎的“路头神”,而不是迎的东、西、南、北、中五路财神。什么是“路头神”?我在网页上看到,吴地民间有这样一个传说:明嘉靖三十三年(1554),倭寇侵扰江浙一带,民间纷纷组织义军抗敌。其中何五路最为勇敢,是抗倭英雄。他带领义军,奋勇抗敌,最后为保卫家园而英勇战死。人们为纪念这位英雄,就立像供祀,但因何五路系普通百姓,没有功名,按照封建社会的规定,百姓是不能放在正厅里的,故放不进正庙。何五路是没有官衔的草民,因此就不能进财神殿,只能偏居一隅,在大门旁边设立“路头堂”祭祀,所以被称为“路头神”或“偏财神”。“路头神”非正财神;商家认为:文人信奉文财神,武人信奉武财神,我们这些非文非武的生意人,就供奉这位“偏财神”(“路头神”)吧。因此到了初五凌晨(初五是何五路的生日),商家抢先打开大门,敲锣打鼓,燃放鞭炮,向财神表示欢迎。接过财神,大家聚在一起喝“路头酒”,直吃到天亮开门营业,期盼一年生意兴隆,财源茂盛。正如清代蔡云《吴觎》一诗中所描写的:“五日财源五日求,一年心愿一时酬。提防别处迎神早,隔夜匆匆抢路头。”所谓抢路头,就是抢接“路头神”,都在正月初五零时零分,打开大门和窗户,燃香放爆竹,点烟花,迎接财神到家。

佛道两教的“财神信仰”

佛道两教的“财神信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