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前2717-前2599年),是中华民族的祖先,是中国古代的一位帝王,是华夏的第一位古帝 (“五帝”之首),被尊祀为“人文初祖”。
据司马迁的《史记》介绍,黄帝是中国远古时期部落联盟首领,少典之子,本姓公孙,长居姬水,故改姓姬,居轩辕之丘,故号轩辕氏;出生、创业和建都于有熊,所以也称有熊氏;因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他以统一中华民族的伟绩载入史册。黄帝有很多创造、发明。史书上说:他播百谷草木,大力发展生产;始制衣冠,建舟车,发明指南车,定算数,制音律,创医学;还命仓颉造字。黄帝有嫘祖、嫫母等四位夫人。嫘祖是黄帝的元妃(即正妻),发明了养蚕技术,并利用蚕丝制作衣服,因此被称为“先蚕娘娘”。她的这些发明,对古代纺织技术有着重要的贡献,被后人尊称为“先蚕神”。
黄帝,这样一位伟大的人文初祖,他的出生时间没有多大争议,他的出生地,却到现在还没有一个定论。史学界有三种说法:一是黄帝出生于中国西北黄土高原的沮源关降龙峡;二是公元前4856年前,出生于在今河南新郑的轩辕丘;三是黄帝生于山东省曲阜市周围。清华大学教授张岂之认为:“黄帝生于陕北黄土高原,炎帝生于今宝鸡市姜水一带。黄帝和炎帝部落曾经顺河移动,发展到黄河中下游和长江中游,后来成为华夏族。” 可是有一些人认为黄帝故里在新郑市,每年的农历三月三,黄帝诞生日,都会在河南省郑州市新郑黄帝故里,举行“拜祖大典;大典由河南省人民政府、政协河南省委员会、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联合主办。据了解,黄帝故里的祭祀大典,不管规模有多大,但不是国祭,其规格与每年清明节在陕西黄陵桥山黄帝陵前的祭祀,不可等量齐观;黄帝陵的祭祀是国祭,有国家领导人参加。河南新郑被认为是黄帝故里没有得到公认,虽多次申请为“国祭”,据说都没有得到批准。
《简明中国历史读本》说:“黄帝族最初居住在今陕北的黄土高原上,炎帝族最初居住在今陕西宝鸡一带,后来黄、炎两族逐渐东移。黄帝族的迁徙路线偏北些,东渡黄河以后,沿着中条山、太行山的山边地带一直来到今冀北地区;炎帝族的迁徙路线稍偏南,顺着渭水和黄河两岸发展到今河南以及冀南、鲁东北一带。他们在迁徙过程中,曾与所迁地区的土著部落发生过战争,其中在今冀北地区,黄帝族联合炎帝族,与蚩尤族发生涿鹿之战,其后黄帝族又与炎帝族发生阪泉之战。炎黄时代,诸族之间有冲突和斗争,但也有联合和融合”
。
黄帝故里究竟在哪儿?现在还谁都说不准:关于炎帝的有些事,将在明天做些介绍。

加载中,请稍候......